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连云港创新观念打造苏北经济第一增长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31日17:28 人民网
-->

  各地最新人事变动专题

  

  地方频道邀您加盟谋共赢

  2006年地方领导访谈回顾

  人民网最受关注地方领导

  腐败案件曝光台地方周刊

  

连云港创新观念打造苏北经济第一增长极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踏上黄海之滨、有着欧亚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之称的连云港的热土,可以感受到这里抓住机遇、不甘沉寂、强势推进、奋起直追的勃勃生机。以临港开发为突破口,建设国际性生态型海滨城市、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市、山海相拥的知名旅游城市,这一宏伟规划正在连云港一步步变成现实。

  摒弃保守观念 借势二次创业

  22年前,当改革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时,这个山海城相依相拥、海陆空四通八达、拥有奇山秀水的古城名郡自然受到特别的惠顾,1984年12月,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一批14个沿海国家级开发区名单上,连云港位列其中,它是苏北地区惟一的国家级开发区。凭着交通区位优势,能源电力优势、土地富有优势,连云港本可以在早些年就可以实现跨跃式发展,但由于思想观念上的保守,发展目标定位模糊等原因,连云港失去了发展的最好机遇期,与其他沿海开放城市拉开了距离,GDP平均值不及全国平均水平,成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带惟一的近海腹地没有得到充分开发的地区。面对其他沿海城市收获的累累硕果,连云港人无法平静,他们力求二次创业,寻求新的突破。

  今年7月,国家商务部、国土资源部联合出台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了新时期国家级开发区要“以提高吸收外资质量为主,以发展现代制造业为主,以优化出口结构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致力于发展高附加值服务业,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向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区发展”的指导方针,并提出了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等发展原则。如何落实这些指导方针,优化结构和功能,提升质量和规模,成为连云港开发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最近,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昂起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龙头,加快苏北振兴的目标,争取用3至5年时间,把连云港开发区建成连云港市的新城区、沿东陇海线新的经济增长极以及苏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示范区;争取在2010年之前,在综合实力和开发规模上建成全国一流的开发区。这一目标的提出,掀起了连云港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热潮,为促进南北区域共同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

  抓住区域优势 吸引骨干企业

  昂起龙头,实现跨跃式发展,其优势体现在哪里?连云港市委常委、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郗同福介绍,首先是它的区位优势。连云港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与环渤海湾经济圈、陆桥经济带与沿海经济带的交汇处,其港口是中国十大海港和中国铁路干线直达的六大海港之一,铁海联运列大陆沿海港口三强,与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千个港口开展了贸易往来,国际集装箱运输航线达到20余条,至2008年,港口吞吐量将过亿吨。连云港还是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直达荷兰鹿特丹的最短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是亚欧大陆桥间重要的水陆中转站;连云港又是中国规划建设的45个公路主枢纽之一,是中国最长的两条高速公路――同三高速(黑龙江省同江市至海南省三亚市)和连霍高速(连云港至新疆霍尔果斯)的惟一交点;在航运上,连云港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等多条航线,正在准备开通到香港的航班,并筹建国际航空港。连云港的土地优势更令其他沿海开发区无法攀比,开发区靠海临港区域拥有大片符合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建设用地;连云港市还是能源输出地,不仅有国内一流的新海火力发电厂,而且还有田湾核电站,并正在规划建设风力、太阳能、抽水蓄能等发电项目,是华东地区乃至全国未来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

  这些年来,按照“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开发区内已建成了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国家级新医药产业基地、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临港产业区、大浦工业区等适合各类项目入驻的专门园区。吸引了法国、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30多个国家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客商来区兴业,在医药、精细化工、纺织原料、电子、食品等行业汇聚了一批骨干企业,其中有6个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7个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0个在国内同行业排名第一的企业。截至目前,美国杜邦、德国大陆和汉高、日本三菱等世界500强企业以及法国罗盖特、泰国正大等世界知名的跨国公司先后进区投资。

  引入市场机制 加快临港开发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连云港的软环境和硬实力均为承接各类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尽管如此,连云港人认为,步伐还远远不够快,他们提出了实现二次创业、加快临港开发、3年再造一个开发区的宏伟目标,为此,连云港开发区以超常的速度加快临港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2005年至2007年,基础设施投入3年累计达40亿元,每年投入不少于10亿元。

  如此巨额资金从哪里来?开发区大胆创新思路,引入市场机制,拓宽融资渠道,采用BT(建设-转让)方式、组团式包片开发、存量土地“招拍挂”、存量资产变现、向银行融资等办法,吸引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益配套项目建设。2005年,开发区基础设施投入在前一年的基础上翻了两番,达14.8亿元,两年的投入远远超过了建区以来前19年的总和,拉开了临港开发的框架。

  基础设施大规模投入,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一个个大项目竞相涌入,开发区财政收入也大幅增长,进而增强了建设和发展实力,形成了良性循环。今年1至9月份,开发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1.7亿元,同比增长2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2亿元,增长21.7%;财政总收入10.92亿元,增长24.3%;协议注册外资额3.98亿美元增长66.3%注册外资实际到账额9219万美元,增长34.8%;内联到位资金26亿元,增长234.6%;固定资产投资37亿元,增长41.2%。

  进入“十一五”,连云港开发区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郗同福表示,开发区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现代制造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服务业,优化出口结构,重点盯住日、韩发达国家和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突出临港产业、加工贸易类产业和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力量招引一批过亿元、超亿美元的大项目。努力把开发区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产业基地、知识创新的高地和开放城市的窗口,力争“十一五”末,主要经济指标比“十五”末翻两番,进入全国一流开发区行列。

  云港相连,山海呼应,连云港已在新丝绸之路东端昂起了龙头,不久的将来,一个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极具活力的现代化港口城市将会以崭新的身姿活跃在全球经济舞台!(记者 罗庆华)

  《市场报》 (2006-10-30 第16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