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是谁向小浪底水库“悄悄排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31日18:00 光明网
许贵元

  位于山西境内的我国著名小浪底水库,日前正默默承受着附近一家非法造纸企业“悄悄排污”的肆虐和侵害。当地群众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但至今尚未引起高度重视,成了治污的一个“盲点”。(据《中国之声》10月22日新闻早间版报道)

  针对今年上半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总量出现了“不降反升”的严峻走势,由国务院七个部门参加的环境督查行动即“治污风暴”已在全国全面展开,这场声势浩大的环保督查活

动明确指出,不仅要打掉违法排污企业,更要打掉违法企业背后的保护伞。

  面对强势的“治污风暴”,为什么有些违法企业依然肆无忌惮、我行我素、大搞“顶风上”。而且还再抱有“只要不查处,继续搞排污,企业不关闭,污染难取缔”的侥幸心理呢?在笔者看来,主要是我们的“执政理念”有问题;监督检查不到位,依法查处不得力的缘故。尤其是“经济要发展,污染难避免”。这一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成了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的最大思想障碍。尽管国家不惜投入血本,坚持不懈地进行环境污染智力,但并没有大见成效。环境污染已成了“祸国殃民”的人为灾难,严重影响了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实事求是地讲,我们的经济发展在某些方面确实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经济成果的获取有相当的比重是通过靠高投入、高消耗、粗放经营“换”来的,有的是靠牺牲昂贵的生态资源或提前吃了子孙后代的饭“勉强”发展的。有些地方还出现了“因污致贫”、“因污返贫”的恶性循环现象。由此说来,若想从根本上治理和抑制污染问题,必须坚持“治污”先“治人”。一是要完善干部考核机制。现在考核干部的政绩,主要看你经济指标完成的如何,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因此,有许多地方为了追求高速度、快发展,就采取“行政高温、上挤下压、层层加码、超量提升”的办法,基层无奈,只好施展“弄虚作假”,否则,“经济一旦上不去,‘乌纱帽’就可能摘下去”,致使有的地方坚持“有水快流、蛮干大上、盲目发展”的做法,一味“追指标、超任务”,甚至“为官一任,污染一片,造孽一方、遗患无穷”,个别的还靠经济发展的政绩来掩盖“腐败行为”。有些基层环保部门也存有一旦动用“一票否决权”,会影响方方面面的关系的“活思想”。二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科学发展观。有的领导认为“经济要发展,必然有污染”。所以从思想上“重经济发展、轻治理污染”,有钱宁可投在“经济”上,也不愿意花在“环保”上,尤其是一些企业的领导人,认可伸着脖子等“罚款”,也不下大力气治理污染,而且理直气壮地随意排放污物。还有相当多的领导,在治理环境污染投入上存有严重的“等、靠、要”思想,认为治理污染投入大、见效慢、是一个填不满的‘坑’,即使治理也是“小打小闹”或者“前面治理,后面污染”,群众形象地描述为“前污后继”。目前“靠攫取资源赚钱,靠污染环境致富”,“少数人受益,多数人受害,全社会埋单”的现象比较突出,边整顿、边反弹的现象也比较普遍。一些企业违法排污手段更趋隐蔽,大企业偷排、偷放、小企业联片污染反弹等损害群众环境利益的事件在一些地方还相当突出。有许多农村,被群众称为“污染村”、“污染镇”和“污染县(市)”。尤其是一些早就应该关闭的小水泥、小化工、小造纸和炼焦制气等污染企业,正在以不可阻挡的势头向农村转移和蔓延。污染“团团包围”着农村,不仅有害于农民的身心健康,而且直接冲消和吞食着新农村建设的成果。

  三是要强化和提升国民环保意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有相当多的人认为,现在生活好了,不愁吃、不缺穿、居住条件也不错,环境差点没关系,城乡公共环境保护意识普遍薄弱,尤其是农村。这是一个突出的难题,而且对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加强城市管理极为不利。

  实践证明,环境污染,就是祸国殃民;环境“欠帐”,就是对人民和社会的极大犯罪。如果对环境污染治理不痛下狠心和决心,长此下去,我们的国民经济发展就会付之东流,国家就会面临毁掉的危险。因此,必须牢固树立“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并重”的战略思想,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大力保护现有资源,科学配置生产力要素,实现资源的最佳重组,最大限度地挖掘生产潜力,创新管理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千方百计提高经济效益。同时,要像保护生命那样,抓好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要坚持“城乡兼顾,协调联动,治理污染,齐抓共管”的原则,千方百计扩大污染治理覆盖面,消除农村治理污染的“盲点”。要进一步加大治污力度,对各种制造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特别是弄虚作假、造成严重后果、屡查屡犯的要严厉查处,绝不手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