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平江电力攻坚克难送光明 户户通电点亮致富的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1日14:54 红网

  

平江电力攻坚克难送光明户户通电点亮致富的灯

  (采访队伍重走电力工人施工路,电力工人抬电杆上山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平江既是一个山区大县,也是一个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在革命战争年代,平江人民浴血奋战,为共和国的诞生牺牲了25万人,从这块红色的土地上,走出了61位共和国的将军。而今天,为让光明照亮每一个人的黑夜,实现“户户通电”,平江电力人又在这块土地上谱写了一曲曲

奉献之歌。

  黑灯瞎火,给山民留下了一桩桩痛苦的回忆

  有着103万人口的平江县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处,这里物产丰富、风景秀丽。“然而,在一些相对偏僻的山村却还有4500户农家没有通电。” 提起山民们以前无电的日子,平江县副县长万均农的眉头紧锁。

  因为无电,他们祖祖辈辈都过着靠点松枝、煤油灯、蜡烛照明的黑暗日子;因为无电,他们信息闭塞,生活贫困;也因为无电,他们要将稻谷担到10多里以外的集镇上去加工成大米,木材、楠竹运不出去,没有电视,小孩子们只能趴在昏暗的油灯下做作业……

  采访中,万均农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梅仙镇九坳村的故事:该村由于地处偏僻,一直没有用上电,村民们最怕的是大热天死人。由于气温高,尸体极易腐烂变质,等到送葬时,往往臭气熏天,人不能近前。长寿镇中方村,村民们饱尝了无电之苦后,曾自发地筹资将电架进了山,但由于线路远,损耗大,到户电压低,每到晚上,总是有电不见电扇转,电灯就象荧火虫。若是有哪家死了人,想用一用水晶槟棺,孝子就要逐家逐户去下跪,恳求其他村民将电灯拉灭,以使水晶槟棺能勉强正常工作。

  “城里人或者无法想象同在一片蓝天下,同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还会有这么多的村民过着近似原始的生活。” 这成了当地政府和电力企业心头的痛,历届政府和电力企业也都对此深表同情,却又爱莫能助:“绝大多数的无电户都居住在深山荒野之中,人烟稀少,供电投入大,用电量却少得可怜。”

  实施“户户通电”工程,谱写一曲曲奉献之歌

  

平江电力攻坚克难送光明户户通电点亮致富的灯

  (一根根电杆屹立高山顶上)今年3月,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部署在公司系统内全面实施农村“户户通电”工程。根据省公司、市电业局要求,平江县“户户通电”工程须在10月底前全面完成。

  祖祖辈辈守着黑灯瞎火过了一辈子的平江无电户,这回终于迎来了光明的希望。

  为确保户户能够早日通电,平江县电力局动员了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平江县电力局局长杨孟章在工程启动之初,将局领导班子、各股室主要负责人分解到各乡镇,签具责任状,实行“五包”(包安全、包进度、包质量、包宣传发动、包竣工验收),使得户户通电工作迅速有效在全县展开。

  自工程展开以来,工程队员们就吃住全在大山深处。由于无电户多是在山区中的山区,施工地点98%以上都是在山顶丘壑,山高路险,道路不通。看到记者来采访,板江乡黄泥村的村民纷纷数起大拇指争先给记者讲述当时情景:村里立的那根67#杆是12个电力工程人员花了两天时间翻过两座山再走五公里山路抬到目的地的。当时,外线班的小伙子们凌晨5点准时起床,6点不到,就向施工地点进发。施工地点连打拦方绳、放绞磨扒杆的地方都没有,荒山野岭,要忍受蚊虫叮咬不说,更可怕的是常常有毒蛇出入,当最后一根拦方绳在山底下一百多米的地方打稳,扒杆缓缓升起时,已经是下午2点多,早已过了吃午饭的时间。施工队采取整体立杆的方法,一对10米的双杆,前后跨越300多米,在指挥员的统一指挥下,施工人员既分工又合作,直到下午六点才将任务完成。

  从6月到9月中旬近三个月时间的艰苦作战,不身临其中,难以体会施工人员在“户户通电”工程中所受的苦。然而,当记者事后问他们苦不苦,累不累时,平江县一位电力局员工告诉记者:“那段时间,确实是苦,也真的是累,为抬那1000多斤的电线杆上山顶,有时候我们需要一整天时间,衣服烂了,肩膀磨破了,血肉模糊。但是,我们不怕。那段时间,领导们也都和我们一样,都坚持在战斗第一线,我们有干劲啊。”

  当他给记者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记者能够从他的眼神中扑捉到他内心的不平静:在工程启动之后,局长杨孟章80多岁的母亲看到儿子没日没夜地操劳,特意炖了一大锅鸡汤为他补补身子。不料高压锅突然发生爆炸,滚烫的鸡汤从他母亲的胸部一直流到腹部,表皮全部脱落,当即送到人民医院紧急救治。接到母亲被严重烫伤的电话后,杨局长并没有立即赶回家,而是打电话要求其他兄弟姐妹照顾好母亲,自已仍然坚持将会开完在晚上在12点才赶到医院。看到母亲痛苦的样子,杨局长的内心也十分痛苦。但在母亲住院治疗的30多天的时间里,其他兄弟姐妹都是轮流看望服侍,他因户户通电任务重、压力大,却没有陪过母亲一晚,他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

  1200多斤的水泥电线杆,崎岖陡峭的山路,每次大伙要将电杆抬上山的时候,队长潘曙东总是抬大的那一头。几个月的施工下来,他的肩膀已结满了红得发紫的硬茧,有的地方还有一道道裂痕:“哪怕流血流汗,掉膘掉肉,也要帮老百姓把电架通,电不架通誓不收兵。老百姓尝够了无电的苦啊!”

  户户通电,点亮了山民们致富的灯

  

平江电力攻坚克难送光明户户通电点亮致富的灯

  (大山顶上的家,也迎来了光明)随着平江县户户通电工程的不断推进,已有4350户无电户圆上了电灯梦。当村民们看到电灯第一次将自家的房屋照得通亮时,总要兴奋得彻夜不眠,躺在床上目不转睛地望着灯泡,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采访当中,他们说得最多的是:“搭帮党的好政策,搭帮电力部门的关心……”

  高山窝窝里的高型村正式通电的那一刹那,聂家组年逾古稀的艾凯轩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用了一辈子的煤油灯,没想到在有生之年还能照上电灯,真心地感谢党、感谢电工师傅们……”

  10月20日,随着板江镇黄泥村变压器的跌落保险合闸,黄泥村顿时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村民们自发地杀猪宰羊,放烟花鞭炮,吹唢呐、打锣鼓以示庆贺。当天晚上,村民们打开我局捐给黄泥小学的电视机,在学校里看了一整夜的电视,完全被外面的精彩世界深深吸引。

  

平江电力攻坚克难送光明户户通电点亮致富的灯

  (通电后,山民家里买来了电饭锅,一家人乐融融)户户通电的真正意义不仅仅是为村民们驱赶了黑夜,更重要是点亮了他们心灵希望的灯火。记者发现,不少村民正在盘算着如何改善生活质量,发展生产。

  村民钟丙康买来了豆腐磨浆机,开起豆腐作坊;李国如、李升如兄弟买来了电动木材加工机械,办起了木材加工厂;李原湘买来机械将楠竹加工成筷子……

  高型村村主任李亚平给我们算了一笔帐:高型村是岑川镇山林面积最大,平均海拔900多米,全村有120户,山林面积1.4万亩,人均山林面积将近30亩。但由于无电,丰富的木材和楠竹资源不能进行深加工,只能卖低价的原材料,赚取微薄的劳务工资,山民犹如住在绿色银行里却过着极度贫困和闭塞的生活。

  李亚平告诉记者,未通电前,村民们卖木材和楠竹原材料,木材每方只有150元,楠竹每担只有15元,通电后如果用机械进行加工,每方木材可卖到560元,每担楠竹可卖到35元,“以全村每年出产的木材和楠竹总量计算,每年可增值80多万元。”(记者 李慧芳 通讯员 汤笛声 吴曙光)

稿源:红网 作者:李慧芳 通讯员 汤笛声 吴曙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