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杨振宁的“高论”恐怕是一家之言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1日15:33 浙江在线

  昨天,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来到东南大学,为该校的“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揭牌,随后,杨振宁为大学生们做了名为《我的生平》的演讲。在演讲中,杨直言:“我一直坚信,中国高校对中国发展作出的贡献远远要比美国最好的高校对美国作出的贡献大”,为什么中国本土还没人问鼎诺贝尔奖呢?“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中国教育体制不对头,我完全不同意!”“即便是中国一般的高校都很成功”。(10月31日《现代快报》)

  在当前的语境下,教育被讥为压在国人身上的新三座大山之一,一提起教育,国人就气不打一处来,个个如“愤怒的公牛”。“中国高校对国家贡献比美国大”,“即便是中国一般的高校都很成功”……杨振宁屡发如此高论,简直成了拿红布撩拨国人的斗牛士。因此,网友谑称杨振宁是“老年痴呆症发作”,或直言“杨振宁就是一糖衣炮弹!”,甚至用国骂来反诘杨振宁,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作为一名屡屡见闻杨振宁高论的评论作者,我却不愤怒了,只想淡淡一笑。

  我为何要笑,先来看一段材料。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期间,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曾专程拜访27岁即受蔡元培先生之邀成为北大最年轻的教授、被称为“当代经济学家之父”的百岁老人陈翰笙,请他对北大说一句祝贺或希望的话,他沉默未语。一旁有人建议:“你就说希望北大越办越好!”他继续沉默了一会儿,然后郑重地说:“我希望北大办得跟从前一样好!”(见《杂文报》)北京大学,名满神州,执我国高校之牛耳,然而在陈翰笙老人看来却有今不如昔之嫌。平心而论,评判我国高校,陈翰笙比杨振宁更有发言权。北大如此,遑论其他。

  至于说中国高校对国家贡献比美国大,也大可商榷一番。凑巧最新一期《南方人物周刊》推出了“留学改变中国”的专题。从容闳、严复、詹天佑到孙中山、鲁迅和邓小平,再到1950年代留苏的第三代领导人……一言以蔽之,“在动乱迭起的近现代社会,通过几代留学生的努力,终于将诞生于西方的近代科学完整地移植到中国来,取代了数千年来仅有经史子集传承的僵化局面,奠定了中国近代科学。”其实,把握留学脉络,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中国现代化缓慢的行进步伐。中国高校对中国发展作出的贡献大还是美国最好的高校对美国作出的贡献大,委实不宜妄下断言。所以,杨振宁愿意给我国高校戴高帽让他戴就是了,毕竟他的高论纯属一家之言。他代表不了普通老百姓,也代表不了评判机构,除了他自己他谁也代表不了。中国的高校是不是很成功,不由得杨振宁“盖棺论定”;也不是杨振宁说了中国高校对国家贡献比美国大,就立马成为板上钉钉的铁证。就像日前香港某学者建议提高烟草的价格来控制烟民数量,这完全是该学者的自说自话,既没付诸现实也没有造成既定事实,大伙儿何必当真乃至忍不住痛骂呢?同样的道理是,诸如“中国高校很成功”、“中国高校对国家贡献比美国大”的言论,完全是杨振宁一人的感观,对此我们不妨一笑了之,大不了当作耳旁风。

作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