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我对吃剩饭族报以深深的悲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2日00:00 红网

  如今人们日益丰衣足食,每每为吃什么感到烦恼,可有谁想到,都市中居然还有“吃剩饭族”——在北京各大排档,出没着一群特别食客,他们时刻盯着残羹冷炙。据记者调查,这些人大都没工作,甚至没有住所,每天靠吃剩饭充饥。(11月1日《北京晨报》)

  中国人是好面子的,推己及人,不到万不得已,谁愿意承受着他人的诧异目光与白眼去吃剩菜剩饭?“吃剩饭族”的调查报道让我顿生悲悯之心,可以想见,每一个吃剩族的

身后都藏着一段不堪言说的困窘生活。

  报道也告诉我们,“吃剩饭族”主要由三类人组成:生活贫困者、外地流浪者和外来打工者。很显然,他们都属弱势群体,由于种种原因,滑落到饥饿边缘,为了吃饱肚子,只能把尊严搁置一边。

  报道中有一句话很耐人寻味,“他们都认为吃剩饭避免了浪费,虽然丢人,但理直气壮”——从中可见吃剩饭族带着多么复杂、乃至挣扎的心态吃剩饭,明明知道“丢人”,又不得不低下头,但又不甘愿眼看着自己的尊严彻底沦丧,于是努力为自己寻找哪怕只有一点点的道义上的正当性,不指望能说服他人,但至少给自己一丝安慰——我吃剩饭也在为社会做贡献,毕竟“吃剩饭避免了浪费”。

  你可以说他们在玩“精神胜利法”,也可以揣测其中并非都是穷困潦倒者,没准还有不少好吃懒做者,以贫困为幌子不劳而获,大揩食客与社会的油——由此,你可以讨厌他们,正如《北京晨报》的记者在字里行间对吃剩饭族表达了鄙视与不屑。

  不同的人对吃剩饭族有不同的看法与倾向,或憎恨、拒绝,或同情、帮助,这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从人道主义出发,谁也无法否认:他们不应该饿死街头,也有吃饱饭的基本人权,而他们的“精神胜利法”,不正在传达他们也有过“有尊严地吃饭”的生活的强烈渴望吗?基于此,在他们不影响客人进餐与正常经营秩序的情况下,给他们吃饱饭的机会,同时也给国人惊人的餐桌浪费一个消化渠道,有什么不好呢?过分道德批判他们,不与与人为善的传统相悖吗?

  没饿过的人,是很难体会“民以食为天”这句话所包含的沉甸甸的民生意义的。我不想过多探究吃剩饭族的生成原因,我更关注:这些人最基本的温饱问题,是不是任其凭一己之力挣扎着解决?如果哪天大排档没剩饭了,他们是不是只能坐以待毙?

  这就涉及到“吃剩饭族”背后的一个严肃问题:社会救济、保障体系到哪里去了?它应该如何更有广度与深度、同时更高效地运作,以保证每个人免于挨饿?

  “吃剩饭族”的存在,不仅是他们丢面子,更是一个社会有失体面。和谐社会已上升为国家层面的价值观,而最近盛传于民间这个段子让我心有戚戚——“和”就是“禾”加“口”,意思是人人都有饭吃。这个饭不是嗟来之食,也不是别人留下的剩饭,而是正大光明的吃饭,有尊严地活着。

  所以,我觉得,民政部门和其他救济部门的官员,应该到“吃剩饭族”当中去,最好再尝尝剩饭的滋味,体验民生之艰辛以及贫困对人精神造成的压迫感。我相信,有责任感的官员都会对“吃剩饭族”说声对不起,并承诺归还他们不再吃剩饭的权利。

稿源:红网 作者:修仰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