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打工妹家书引来各地读者共鸣(民意回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2日02:37 江南时报

  编者按:10月26日,本报民意版刊发了张家港打工妹王慧莉的来信后,很多读者来信来电诉说感受,其中一位住在南京安德门的打工仔在电话中说:“我还没有找到工作,每天都买报纸寻找招聘信息,看了你们报纸上王慧莉的文章,我流泪了,因为我现在在人生最关键的时期,我也想到了我的家人,谢谢你们刊发了这样一封很有人情味的来信。”编者现挑选出三封有代表性的读者来信,以飨读者。

  企盼亲情是游子的共同心声

  编辑同志:

  看了王慧莉小姐的家书,让人动容,催人泪下,勾起远在他乡游子的思乡之情,激起“独在异乡为异客”眷恋亲人的情感闸门。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当游离他乡遇到困难或非常棘手的事,既找不到人商量如何应对,又谋不出解决之良策而心急如焚时,泪水裹着焦急一起涌上心头,你会在内心疾呼——故乡啊,亲人!

  一个刚长大成人只身在外的女子,几年未与家人谋上一面,关键所在是由于家庭经济拮据,为了省下路费弥补家中生活之所需,她不忍割舍年迈的奶奶,离别尊敬的父母,惜别兄嫂、弟弟,她抑郁情感之苦,怀着难舍难分的思念之情以书信形式通过媒体这种特殊的方式抒发肺腑之言;以敞开心扉的话语向长辈倾诉诚挚的心声,一吐内心坦诚孝道;以手足亲情的言辞祝福哥嫂及弟弟幸福、快乐。

  远离他乡的兄弟姐妹们,绝大多数是由于家境贫寒,来到他乡异地凭借自己的体力、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挣一点钱以改善家中的窘境。“人心都是肉长的”,父母记挂子女,晚辈日思夜想亲人。独自在外省吃俭用,长年不归,目的就是多节约1元钱寄回家中,让家人日子过得好些。

  交通的拥挤,路费的昂贵,回家是众多打工者可望而不可即的。如每逢节假日,国家政策如有倾斜,大家还是痛下决心,唱着《谁不说咱家乡好》、《常回家看看》等歌曲!常熟读者 张登芝

  有谁还记得“家书重万金”

  编辑同志:

  读了《打工妹“在”本报写家书》(见10月26日)后,让我感慨万千。这封家书让我感到又回到了六七十年代。当年离开家乡,离开亲人和乡亲,来到繁华的南京,思亲之情是可想而知的,一到星期天就忙着给家人写信,甚至还给乡亲们写信,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用鸿雁传书来联络感情,沟通思想,也表示对父母、长辈、乡邻的尊敬,有时动了感情,还真有点泪洒衣襟。每当假期返乡,亲人和乡邻也不知道有多亲热,离家返程时送了一程又一程,好像我是什么英雄,可以说是倾村出动,男女老少都来送上一程,现在回忆起来,确实是家书起到了作用,难怪古人说“家书重万金”。

  然而,现在许多人把“家书”两字淡忘了,有条件的就打个电话、发条短信问候一下,没有条件的,偶尔写一封信也只是几个字。要钱要衣服之类,这在学生中犹为盛行。不愿给亲人写信,在网上与陌生人聊天却忙得不可开交。

  因此,江南时报编辑能把一个打工妹的家书发表出来,可以说眼光敏锐,抓准了,抓对了,很有新闻价值。也有必要倡导大家来动手写家书,对父母表示感恩,和兄弟姐妹进行思想交流,向朋友互相取长补短,就是夫妻之间、恋人之间,写书信交往也更有价值,更有利于联络感情,如果有可能,贵报可以辟出一个小小的园地,及时刊登一些出色的家书,让大家互相交流,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南京读者 吴文元

  家书承载着太多太多的乡愁

  编辑同志:

  打工妹王慧莉的“家书”能在江南时报“民意”版刊登,是有其“时代背景”的。

  不知从何时起,“书写”的载体不再是笔墨纸砚,变成了硬邦邦的电脑。网络的方便、快捷人类是无法拒绝的。就拿我写的这封信来说,到邮局邮寄最快要三天时间才能到编辑老师手中,而若是网上发送,轻点鼠标一秒钟不到即可。不难想像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钟情于此,不能对这些人有任何责怪,紧跟时代甚或超越时代(当然,这样的人很少)才能推动、带动社会的不断进步。

  有些东西注定会被时代忘却、抛弃。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是无法更改的。但“书写”不能,因为它是一种文化,一种古老传统文化、一个国家的文字就是这个国家的“身份证”,是一切之根源和基础。汉字的飘逸、激荡和潇洒、隽永之美姿,是当今任何一种文字所无法比拟的,这是我们的自豪;但现今的我们有几人能像王羲之那样将一个之字书写二十遍无一雷同且各具风骨呢?千年之演变,汉字的“神韵”现如今几乎没人能“捕捉”到了,也就是说,我们所写的字已没了“灵魂”,只剩下没了血肉的骨架。这是我们的悲哀。

  这种悲哀许多人都“看到”了,但对此有“感觉”的人还很少。我感觉到了,所以我从会写字始一直坚持“书写”,江南时报感觉到了,所以刊登了打工妹王慧莉的“家书”。但“我感觉到了”仅仅是我的感觉而已,“江南时报感觉到了”,其影响力也是有限的。因为这是一条“文化新闻”,不是娱乐新闻,它的被关注度注定不会高的。

  娱乐化、模式化、功利化,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已轻视,甚至不容“坚持传统”了。回归泥土的朴素已很难打动人了,真正发自心灵的声音很少有人愿意听了,相反,还被扣上“炒作,自我歧视,愤世嫉俗”的帽子,此恰恰因为“帽子”泛滥所致。

  不说了,因为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也不“坚持”了。所以,我没资格说。

  无锡读者 孙维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