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座小镇 居民六千 学生一万(文教经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2日03:05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海南省儋州市新州镇上常住居民6000多人,而在这里就读的学生总数却是1万多。

  古镇重教有遗风

  “新州镇现在有一所高中,两所小学,学生总数超过1万。”新州中学校长谢麟呈说,“这主要是因为这里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学风浓,教风好,周围乡镇的家长都愿意把孩子

送过来。现在还控制了,不然会更多。”

  新州镇在1920年到1958年期间,曾是儋县县政府所在地。新州中学始建于1926年,许多有成就的人都是从这里出去的,学校的教育质量远近闻名。

  新州中心学校副校长陈泽说,他们学校有一个考上清华大学的童金阜,毕业后事业有成,回来发起成立了10万元的教育基金会,每年都奖励优秀学生和资助贫困学生。

  有80年历史的新州实验小学,吸引的不仅是儋州北部地区的学生,周边农场、那大甚至琼中的家长,也有把孩子送来读书的。上世纪80到90年代,这里的学生参加奥数比赛,曾拿过全省8联冠,3次代表海南参加全国比赛。

  居民“养学生”很普遍

  在解放街一处民房前,只见2个提着书包的学生开了门,就像进自己的家一样开始打扫卫生。原来他们是来自排浦镇的许姓兄弟俩,都在新州中学上高三。房子是他们与另外2名同学合租的,每人每学期50元,水电费除外。他们同学中,60%都来自附近乡镇,大都在校外租房住。

  在10多米远的另一处民房,来自中和镇的六七名小学生,也在打扫自己的床铺。房子的主人说,她家除了租床位给学生,还提供学生伙食。床位费每人每学期30元,伙食费每人每月66元,大米由学生自己从家里带。

  新州镇这样出租民房的有100多户。位于红旗街12号一家,规模较大。40多岁的女主人很健谈,她说她在10多年前就开始“养学生”了。上学期她家住了36人,为80来个学生提供伙食。因人手不够,她还雇了一个帮手。她很自豪地说,“2004年时最多有120多人,中小学生都有。学生们有的把我叫老妈,有的叫阿姨,还有的叫师母。”

  一位从排浦镇送孩子来新州的家长说:“我年轻时也在新州读书,也住在别人家里,和现在孩子也一样。”

  90%居民都与教育有关

  “新州镇如果离开了学校和学生,可能连农村都不如。”从中和镇送孩子来报名的一位家长说。

  新州实验小学老校长郑维宝同意这种说法,他说:“1万多个学生,1天1斤菜,就是1万多斤,况且还有别的消费。如果学校一放假,街上马上就冷清,一开学,又热闹起来。”

  新州中学校长谢麟呈更认为,新州镇90%的居民生活,尤其是经济收入都与教育有关。

  在新州镇,只要到下午5点多,镇上各种小商店门口就热闹起来,买东西的大多是学生。在前进街道86号,卖文具的阿姨常忙得不可开交。旁边杂货店里的凉席、枕头、毛巾,甚至25元一个用来装衣服的小木箱,都很好卖。前进街道79号理发店老板说,她就靠做学生生意。在附近农贸市场卖空心菜的李阿姨说,学校开学后,每天能卖到80把菜。

  在小小的新州镇,理发店有10多家,文具店有10多家,杂货店有40多家,各色小卖部多达上百家。

  孙乐明 郭树护 李善传文

  摘自《海南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