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插班生招生陷阱续:部分受骗的家长至今仍不报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2日07:38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记者韦忠南 严珑)本报《“插班生”陷阱骗走家长数千万元》报道,继续引起各方关注。昨日,数十名读者通过本报热线电话027-86771401,或直接与记者交流,介绍了他们被骗的经历。记者从中发现,三大“心结”阻挡着部分受骗家长报警。

  读者马女士的侄女高考成绩400多分,交了25万给一个自称在教育厅有关系的人,但

至今仍未能进入武汉大学;山西孙先生交了13万给一个中间人,去年8月份进入武汉大学培训,但一直未能入学,目前已经回老家;陕西的王先生交了13万给一个自称武大教授的人,对方称保证可以弄进去,但后来未能成功,先后退了7万元,他现在从陕西赶到武汉,租住在汉讨要余下的钱……

  每位家长受骗金额至少10万以上,但是,他们却都只是向本报咨询,不愿报警。为什么如此呢?记者调查发现,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受骗家长仍然心存幻想。一方面,部分家长仍寄希望于招生骗子,认为他们真有“通天之术”,幻想着他们可以将孩子“通融”进学校;另一方面,部分家长担心骗子被捕索款无望,他们幻想着可以通过自己努力将受骗款追回。例如昨日报道的湖南家长刘某,前晚11时许与本报记者取得联系,称已将骗子控制住,欲向警方报案;当记者赶到宾馆时,她又称骗子跪地哭求说“砸锅卖铁也要还钱”。昨日,她已与骗子一起离汉,说陪他回家拿钱,拿到钱也就“放他一马”。

  其次,“中间人”、“介绍人”往往是熟人,实在拉不下面子报警。如湖南高女士交了11万元钱,目前已确定无进校可能。但此事全系其侄子从中联系,若报警必然会牵连到侄子。犹豫再三,高女士最终难以决定。

  再者,担心伤害到孩子。花了钱上不成学,已对孩子身心造成较大伤害;一些家长担心报案后,警方会向孩子调查取证,从而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影响。甚至担心事情公开,伤害到孩子自尊。因此,家长情愿单独与骗子协商,也不愿向警方报案。

  武汉警方有关负责人昨日称,只有学生和家长积极配合,才能取得足够的证据,使犯罪分子得到应有的惩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