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30多年鸿雁频飞,集得千余名人手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2日09:57 南京报业网-金陵晚报

  本报记者 于志兵 通讯员 张兴荣

  【金陵晚报报道】他用一把钥匙,试探着去开启名人的心灵之门,名人迎接他的却是整个宽广的世界……

  巴金、冰心、姚雪垠、袁隆平、常香玉……1000多位百年来蜚声海内外的显赫人物

;朱永生,南京浦口一位普通的市民。30多年来,鸿雁频飞,近2000张写有显赫名人手迹的明信片,圆起了朱永生少年时的英雄梦。

  名人“扎堆”小屋里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浦口的文昌路。朱永生家住这里的一个普通居民楼里。走进去,四周墙壁上满是大大小小的框子,类似展板。里面都贴着一张张明信片,以及各张明信片的说明。

  记者略数了一下,墙壁上大约有几百位名人的手迹,每一位都给朱永生留下了殷切希望或是温馨祝福。其中不少是市民耳熟能详的人物。冰心老人的留言颇具玩味: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这是她的爷爷送给她的,现在她又将这句话送给了朱永生。大门口,还有一个巴金老人的留言,虽然只有一个签名,时间是1989年8月18日,朱永生深深记得,当时的巴金老人已经很少再给人题字或是留言了,但是他还是索要到了一张,很珍贵。除了这些大文人外,还有导演孙道临,越剧家戚雅仙、范瑞娟,“豫剧皇后”常香玉,科学家袁隆平等等。

  他的名字未必人人知道,但他的字在中国却必定人人见过,他就是马文蔚,人民币上的“中国人民银行”就出自他的手笔。在朱永生的小屋里,有一张马老先生的明信片,随明信片邮寄来的,还有一张小楷书法作品,文字遒劲有力,细看时精彩无比。

  据介绍,经过30多年的努力,朱永生已经集起了1000多位名人邮寄来的近2000张明信片,这些人,都是中国可以成为“最”的人:最早的世界冠军、最早发现北京猿人的人,最早获国际大奖的影视明星、“末代皇后”……如今一张张数起来,如数家珍。

  “八戒”留言很文雅

  记者注意到,这些名人的留言,有的很符合人们的印象,而有些则让人“大跌眼镜”。袁隆平的留言最专业:无粮则乱,乱则无粮。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的母亲扮演者王玉梅的题词最深情:上下亦条条,来去无牵挂,华夏依正气,民族赖忠魂。

  这些题词,与大家心中的人物印象比较吻合,当然也有不吻合的。电视剧中《西游记》的4个主角都给朱永生邮寄来了明信片,上面“八戒”的留言最文雅,字也不错:“路是人走出来的,每走一步,有走一步的经验,对有对的收获,错有错的教训。”让人觉得挺意外的倒是迟重瑞的字写得相对潦草,很洒脱,与人物形象实在有大反差。

  还有一位武术奇才周士彬,出身精武会门,在我国拳坛上有“拳王”之称,1946年,参加在上海举行的七国拳击赛,与俄国的巴利柯夫争夺冠军,夺得胜利。可是,这个极其有力气的手,写出的字却非常秀气,似乎还有点腼腆样,甚至不及中国第一个电子学女博士韦钰那么有力。韦钰的字不但遒劲有力,而且内容也是意气风发:“振兴中华,责无旁贷!”

  事缘儿时的梦想

  朱永生的父亲是一位新四军老战士。他喜欢对自己的儿子讲一些英雄的故事,讲自己的老师长彭雪枫的故事。名人情结也因此悄悄在他的小儿子心里植下了根。朱永生开始思索着如何才能与名人走得更近一点。

  17岁的时候,朱永生从邮局买回了20多张明信片,加上自己做的,一起大约100多张,他利用假期兴冲冲地跑到泗洪老家,按照他父亲的指导,先找到了抗日战争期间,一个威震两淮的区队长,从这个队长的手中,他拿回了第一张签名的明信片。顺着这条线,他找遍了泗洪一带的老英雄,留下了大量的签名和留言。

  印象最深的是1989年,国家体委副主任袁伟民给朱永生邮来了一张由他组织的16位著名教练、著名运动员签名明信片,明信片上,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地写满了名字,钢笔字、圆珠笔字、毛笔字混杂其间。朱永生至今还记得当初接到这张明信片的详细情景。当时,他等到期待已久的明信片后,邮递员却一再向他解释:这个上面乱糟糟的字不是我乱画的哦,逗得朱永生直想笑。

  收藏曾一波三折

  1978年,对于朱永生来说,是一个黑色的记忆。5月17日的下午,在野外作业回家的朱永生惊讶地发现,自己珍藏明信片的箱子被人撬开了,他当时脑袋就嗡的一下懵了,随即翻开箱子,却怎么也找不到那满满三大本夹着明信片的笔记本了。

  朱永生呆住了,他一口气奔到了滁河边,流下了伤心的泪水。从此他变得孤僻起来,中断了自己多年的爱好和收藏。直到1987年的秋天,某报的一篇报道再次唤起了他的收藏激情,报道说,由于众多的著名中医没有配备助手,帮助他们整理医术古方,随着著名老中医的去世,很多著名的医术即将随着消失。朱永生激动起来了:对啊,我做的也是有用的工作啊,也是发掘宝贝的工作啊。

  再次起步,他将目光瞄准了前世乒冠军庄则栋。1988年元旦,朱永生发去了中断收藏以后给名人的第一封信。元月25日,他收到了庄的回信。

  这一次,给了他更大信心,他决定将收藏继续下去,随后的进展出乎他预料的顺利。

  收到了名人手迹后,收藏成了一个大问题,很多字,时间长了就会模糊甚至消失。为了保护它们,朱永生几乎花掉了自己的每一分钱,生活更是节俭到了几乎是虐待自己的程度。

  名人给了他整个世界

  朱永生用精心制造的一把小钥匙,试探着去开启名人的心灵之门,名人们迎接他的,却是整个世界。

  1993年11月17日,朱永生在一张报纸上看到了著名民歌艺术家王玉珍女士到达南京的消息,他心情异常激动,王当年以一曲《洪湖水浪打浪》,掀起了每一个人心底的波澜,他很快收集到了王的一张明信片。

  随后的时间,他找到了郭兰英、戚雅仙、常香玉等著名艺术家的签字明信片。

  被朱永生的精神打动,很多名人都对朱永生的收藏给予了支持:我国第一个获得国际南丁格尔奖的狐狸专家王秀瑛在来信中说,对他的收藏爱好很有兴趣。

  著名歌唱家马玉涛在信中这样写道,你是一个认真的人,我佩服你这样的性格。

  马文蔚老先生的回信是在病中写下的,病中的马老先生为他的精神感动,坚持写下了这张明信片,直到他去世后,他的女儿才将这张明信片邮寄给朱永生。

  守着这巨大的精神财富,朱永生幸福地生活着,尽管很清贫,但他很满足。

  (编辑雨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