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实习难是就业重压下的错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2日16:09 青年时讯

  毕业了仍然是实习生身份

  当部分应届大学毕业生踌躇满志地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之时,一部分还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却主动“不要工资”到单位当起了实习生,成为“实习就业”者,游走在工作边缘。今年6月,来自上海的刘谊正式从重庆大学本科毕业了,然而对他而言,求职路还很漫长。不甘心找不到工作,刘谊主动到重庆一家节目制作公司当起了实习生。在“实习就业”的日

子里,每天他都是第一个到单位和最后一个离开单位的人,他主动揽下别人不愿干的活儿,一干就是一整天。炎热的夏天,他顶着烈日在大街上派发实习单位的宣传传单。而指导老师让他参加节目制作工作,即使是做一些最简单枯燥的打字等打杂的活儿,也会令他激动半天。

  与在校实习生“同台”实习是尤其让刘谊感到尴尬的事情。刘谊实习的这段时间是学校放暑假的时候,正是许多在校大学生实习的时间。“有在校学生来实习的时候,他们最初叫我老师时,我都照实回答自己也是实习生,他们会马上问我‘大几了’,这样的问题每次都会呛得我不知怎么回答。这还不算,与在校大学生的实习有很大的不同,我现在的实习是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就业,所以虽然都是差不多时间到这个单位实习的,但我肯定不能表现得比他们差,否则不用实习单位赶我,我自己就得走了,所以压力很大。”每当在办公室看到在校实习生,刘谊心中最痛的伤疤就会被撕开一次——还没有找到工作的现实便涌上心头。

  研究生实习难过本科生

  寒暑假是大学生实习的黄金时期,不少在读研究生纷纷走向社会,希望像本科生、大专生一样,联系一个单位实习,但是不少研究生发现,要找一个合适的实习单位并不容易。于是有不少研究生在找实习单位时,是以本科生的身份去应聘正式的工作,成为公司员工后,却没有告知用人单位自己的真实情况,如果工作情况良好,这些学生会在开学后,选择继续留在公司上班,反之,则会在试用期内离开公司,结束这段实习生涯的同时,也为求职添加了一块砝码。

  小邓是广州某高校国际贸易专业2005级研究生,由于课程不多,时间较充足,他希望找一个单位实习。对于实习单位,小邓的要求是“能够学以致用”。他原认为找一家这样的单位应该挺容易,但联系了一些企业后,小邓发现,对方刚听说自己的专业时挺感兴趣,但得知自己是研究生后,就没有下文了。而在某贸易公司,一个和小邓同时去联系实习事宜的大专生却已开始实习了。对此,小邓大惑不解。后来他听说,今年,还有不少研究生和他一样,都遇到同样尴尬。

  某物流公司李经理直言,自己的公司不接受研究生实习,因为,实习的研究生大多是图一份“实习鉴定”,很少选择在本单位就业,对单位没有好处。

  中国人民大学团委副书记桂华告诉记者,大多数研究生对实习单位定位太高,瞄准的都是国际型企业或国内知名大公司,竞争激烈;另一方面,实习单位挑选实习生的条件也越来越苛刻,实习期不能少于半年等。而学校联系实习单位时,总是优先考虑本科生,然后才是研究生,因为本科生更需要学校的帮助,这样留给研究生的机会也就自然减少。研究生应该在实习期内扩大实习范围,眼光不要只盯着大企业,在中小企业可能学到更多的操作实务,同时,在工作中要认识到,离开校园后,自己和其他人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要重新用工作成绩证明自己。

  专家告诫实习生要摆正心态

  《中国青年研究》杂志社社长刘俊彦认为,实习难发生在整个社会就业难的大背景下,并且,从1999年扩招后,大量大学生已经陆续进入了就业期。

  2005年,预计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338万。刘俊彦认为,在此背景下,大家纷纷选择实习来做就业缓冲。

  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任占忠告诉记者,从收集到的信息来看,找实习单位时,女生比男生要难;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比落后地区要容易一些;传统的医学类、师范类专业的实习问题比较好解决,而比如会计类等专业就很难解决,公司不会让实习生来给他们做账、管钱。

  人力资源方向资深培训师罗宇昕曾长期致力于大学生择业的研究,她认为实习难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一些大学生实习时态度比较倨傲,嫌报酬少,工作态度不佳,影响了整个团队的效率,还有的实习生乱说话、乱做事,给公司带来负成本。这都使得单位不再相信实习生,断了后来者的实习路。

  罗宇昕特别提醒实习生要摆正心态,因为今非昔比,市场化公司和传统的国有企业不一样,他们没有义务为实习生提供无偿帮助,实习生必须自力更生。

  人才市场应建实习制度

  目前,大学生实习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已经暴露出来的问题表明,大学生实习除了自身的一腔热情之外,更需要社会提供一个高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平台。有专家指出:在真正的实习制度建立起来之前,建立大学生实习指导机构乃是当务之急。

  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实习已形成了完善的体系,通过实习大学生可与企业“亲密接触”,毕业后可相互选择。每逢寒暑假,一些大公司都会招募实习生,组织优秀的学生到公司实习,通过这一渠道发现更多的人才。但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实习制度,学校、企业之间尚未建立起互相配套的“实习市场”,导致大学生实习出现一系列难题。

  有关专家提出,我国很有必要在人才市场建立实习制度,国家有关部门应在大学生实习、打工方面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定,这样一方面可使大学生了解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自己到底欠缺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使企业减少培训成本,便于企业找到合适的人才。

  立法部门应加强法规建设

  有专家建议,与实习相关的立法应该跟进,《劳动法》应该对实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有所规范。学生在校实习时,出了问题学校负一定责任;而学生毕业后实习就变成了一种市场行为,一旦出了问题,就应该依据相关的法律来处理,但目前这一块尚处于“真空地带”。同时,应当在社会上营造一种良好氛围,健全大学生实习的社会机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