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统“独”唱主角 第三势力养分哪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2日16:41 中国台湾网

  台湾《中央日报》网络版今天发表文章指出,李登辉最近提出要组第三势力的主张,并且锁定了国民党以及民进党内的一些要角。李登辉的主张虽无新意,媒体也多持负面评论,但这个主张与台湾民主政治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其实可以更深入地来探讨。

  文章问,究竟台湾有没有第三势力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先澄清什么是第三势力。政治上的第三势力是指在目前的两极政党之外,建立一个新的

意识型态的政党。因此,台联党以及亲民党都不能算是第三势力,他们都只是在既有的统“独”光谱上占据不同的位置而已。至于李登辉所讲的第三势力,显然也是想建立一个政党,但能不能称为第三势力,是一个大问号。截至目前为止,我们看不出李登辉有提出另一个意识型态的企图与本事。李登辉没这个本事,因为他已经把自己定型在“台独”的意识型态之上,他固然得到这些少数群众的支持,但他也被这些少数的群众所绑架。

  我们认为,李登辉的目的根本不是要建立第三势力,而是想要趁民进党现在最脆弱的时候,收编民进党一大部份的资源与群众,以壮大自己的实力。如果民进党在年底的选战中大败,内部必然会引发斗争,尤其是在清廉与阿扁的问题上,而其中一方可能会选择与台联党结盟来对抗挺扁势力。李登辉日前在清廉问题上公开批扁,以及最近有关第三势力的谈话,正是在为年底接收民进党资源与群众的准备。

  文章指出,事实上,台湾目前并没有第三势力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为何如此?有两个主要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立法委员”的选举制度改为单一选区两票制之后,目前第三党的政治版图必然大幅缩小,遑论第三势力要在夹缝中突围而出。台联党与亲民党都对此一结果极为焦虑,因此宋楚瑜不得不投入台北市选战,李登辉不得不倡组第三势力。他们的目的,都是想要延续政治生命而已,而不是为台湾的政治注入新的意识型态要素。

  第二个原因,是社会基础的问题。既然称为第三势力,它就必需要有一定的实力,能够瓜分目前国、民两党的政治版图。换句话说,第三势力的存在一定要有社会基础。台湾的社会结构,阶级现象不明显,统“独”意识型态已成为政治的主轴,其它的势力很难从中社会中汲取养分而活。过去的泛紫联盟,虽有心建立第三势力,最后还是以解散告终。

  文章说,再以日前的红衫军来看,有人认为这是一个第三势力的契机。我们从群众的特色来看,他们都是在原来蓝衣与绿衣之上加上红衣而已。施明德的诉求是反贪腐,这不是意识型态,而是对所有政治人物的要求。因此,红衫军在脱掉红衣之后,还是还原其本来的蓝衣与绿衣。施明德的诉求既不足以称为第三势力,红衫军也不是足以支撑第三势力的社会基础。

  台湾社会没有第三势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为什么这样的诉求还能引起回响?这个现象反映了我们社会对于目前政治现状的不满,但又找不到其它的选择而感到无力。我们认为,民众不必寄望于第三势力的诞生,这是缘木求鱼,而应致力于建立一个具有共同核心价值的公民社会。当我们的社会把公义、清廉、自由、关怀等价值摆在蓝绿的意识型态之上,那岂不比建立第三势力更有意义。

  (编辑:方言)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