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高寒禁区”的生命守望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3日01:42 中国青年报

  新华社记者 梁书斌

  今年54岁的祁月英,35年如一日扎根大兴安岭,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她到塔河县依西肯乡卫生院工作后,对群众满腔热情,对技术精益求精,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

  1969年,祁月英从上海来到黑龙江畔的依西肯乡插队。她认为,这里是建功立业的

好地方,每天总是抢着脏活累活干。1972年春天,村民一致推荐祁月英到哈尔滨医科大学读书。3年后,祁月英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当时她有3种选择:留校、去大庆、返乡。祁月英毅然踏上了返乡路,并主动申请到离县城200多公里的依西肯乡工作。

  祁月英律己极严,从不接受患者的钱物,而且为人治病能省的一定要省。价格便宜、效果好、老百姓认的青霉素、阿司匹林等,是卫生院的常备药。许多药务代理找她推销高价药品都碰了壁,有的甚至打着某领导的招牌来找她,她回答的也干脆:“省长也不行。”

  祁月英回上海的机会很多。大批知青返城时她没走;1988年,哥哥托人联系好上海一家大医院调她回去,她拒绝了;1993年,上海的亲人又一次联系好将她调回上海,房子都帮助她解决了,又被她放弃了。

  她跟爱人说:“咱就在这儿干吧。这儿艰苦谁愿意来呀,来了几个又都调走了。咱在这儿呆惯了,也有了感情,乡亲们看病实在太难了。”

  祁月英的哈医大同学、黑龙江省一家大医院的骨外科主任说:“有两件事我没想到。一是她大学毕业后能留哈尔滨,能去大庆,可她竟然选择了依西肯;二是她竟能在缺医少药、连电都没有的穷乡僻壤一干就是35年。”

  新华社哈尔滨11月2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