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志愿就是一种生活态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3日02:45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奥组委传来消息,北京奥运会的报名人数已经超过了22万,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数字随着2008年的到来还会呈几何级增长,那一张北京奥运会志愿者证件成为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东西。

  在一般人看来,选择在那半个月做志愿者,你很有可能仅仅被分配到体育场外去维持进场观众的秩序,甚至连比赛场都进不去,同时你肯定还要去向自己的老板请假并因此失

去半个月薪水,外地志愿者甚至还要自己掏一笔昂贵的住宿费。所以在采访一些志愿者时,我总是喜欢问他们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想成为奥运会的志愿者?大多数人面对这样的问题,他们的回答总是“我想为北京奥运会做一些自己的贡献”,这样的回答干脆响亮,令人感动。

  但是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名额毕竟有限,还有大批的人是得不到那张官方证件的。如果没有被选上,那该怎么办?面对这个问题,很多人的回答就显得十分犹豫。其实我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说出口,北京奥运会结束了,是不是志愿服务也就停止了?

  volunteer这个词进入中国的时间还不长,大部分人对于志愿者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为一些大型活动提供临时的免费服务,甚至很多时候的志愿者都是在高校里由团委集体“召集”而来。这种状况使得人们几乎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认为志愿者只会出现在一些运动会这样的场合,或者是下乡支教这样有组织、有“预谋”的公益活动。

  其实,志愿就是一种生活态度,选择做志愿者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无处不在。有时,只需要付出一些时间,比如陪盲童一起玩;有时,只需要付出一些体力,在地铁里维持上下车秩序;有时,只需要一些勇气,就可成为一名骨髓捐赠志愿者;有时,只需要提高一点卫生常识,就可以不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奉献的同时,收获着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

  前两天,在北京奥组委的网站上很高兴地看到了志愿者部对所有应征志愿者的人发出了关爱老人、奉献爱心的倡议。从这个角度来看,北京奥运会对于传播志愿精神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契机,留给社会的意义将远远超过一届运动会所带来的。

俊 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