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袭华丽袍……(娱乐眼)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3日02:55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一袭华丽袍……(娱乐眼)
中央戏剧学院的学生献上莫里哀的剧作《唐璜》。

  李 堃摄

一袭华丽袍……(娱乐眼)
图为北京大学生戏剧节闭幕式上,来自中国戏曲学院的学生表演戏曲联唱《长城畅想》。

  钱兴强摄

一袭华丽袍……(娱乐眼)
图为闭幕式上,来自北京舞蹈学院的学生表演舞蹈《狼图腾》。

  钱兴强摄老说当今戏剧不景气,恐怕不能一概而论——起码在大学生中,情况正在起变化。2000年时候,不过是举办了个大学生戏剧展演活动,谁料想发展到2004年,竟成了全国性的“大学生戏剧节”,一年一度,煞是热闹。

  今年的“大戏节”大幕刚落,锣鼓重敲,新幕又开——北京大学生添酒回灯重开宴,也首次推出了属于自己的戏剧节。10月16日到26日,来自北京19所高校的剧社捧出21台剧目,在中央戏剧学院的实验剧场和北兵马司剧场轮番上演。用《红楼梦》里的话说,正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好一派热闹繁华……

  1●“穿上华丽得不能再华丽的袍子”

  华彩炫目,恐怕是本届戏剧节给观众最深刻的印象。有人借张爱玲的比喻说,大戏节“简直穿上了一袭华丽得不能再华丽的袍子!”

  和中国大学生戏剧节相比,这位“小弟弟”似乎更能闹腾。有近2/3的戏都在表达方式上出了新招数。音乐、魔术、太极拳……甚至各种出乎意料的新鲜元素都搬上了舞台。年轻的大学生思维活跃,敢想敢干,有人夸张地说,“只有你不敢想的,没有他们不敢用的!”

  中国传媒大学的《麻将人生》想表达的是人们在打麻将中折射出来的阴暗的心理。演起来简直是一场曲艺大荟萃:你来段儿快板,他来个说唱,我整出儿魔术,谁再来段舞剑——舞剑是舞剑,但这剑刺不了人,倒能挡雨:就是一把伞。别看是伞,能舞出打麻将的奥妙来!——这还不算,完了演员还有一个个的奇特的“答辩”,用变调的方言来段“数宝”,在台上又蹦又跳,想法让观众也律动起来……有观众捂着肚子笑:“我觉得这个让德云社演合适,应该把郭德纲请过来!”

  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的《save the last dance》是将舞台布置得异常绚丽,将剧情用歌曲和舞蹈串连起来,还用了舞台两侧的屏幕,诗画影像与现场表演相结合。舞台上鲜艳的服装配以烟幕泡泡,像走进了童话王国一样。

  笑声最多的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记忆拼图》,从头笑到尾,混合着荒诞与搞怪并重的意味,它的立意是要找一种“无厘头”式的感觉。流行歌曲、方言、太极拳的动作,是不可缺少的作料。

  从现场效果上看,几乎满座的观众不时爆出大笑,或鼓掌、或叫好,台上台下的热乎劲包围了整个剧场。

  2●袍子中有“蚤子”

  形式的华丽、剧场效果的火爆,似乎没有人持异议。但且慢高兴,也有不少人提出:在这华丽袍子下面,究竟还有什么?——张爱玲那句名言中,华丽的袍中可是爬满蚤子的。

  有不少专业人士认为,很多戏虽然形式上很新奇,但内涵上经不起挖掘,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很多戏在脱去外壳后没有灵魂,哪怕是让人心震颤一下的感觉都没有。演员和观众笑过了,叫过了,狂欢过了,就此闭幕,也没有留下一点深层的东西让人回味、思考。”

  笔者走访了中央戏剧学院的师生,批评性的意见也还不少:

  ——“形式花哨的背后,似乎暴露出戏剧专业知识短缺的问题。好的戏剧主要不应该靠别出心裁的外在舞台形式,而是应从人物性格入手自然而然引出命运的悬念,让人感觉到内在的紧张和迫切。”

  ——“有的剧目过分依赖音乐。从开场到结尾不间断地播放,试图调动现场气氛、催动人的情感。这些音乐与剧情没有深刻的相关,既不是衬托人物心理的,也没有起到烘托剧情气氛的作用,游离在剧情之外。虽然表面热闹,反而适得其反。观众的心虽能够随着节拍起舞,但实际上,是被歌打动的,不是被戏打动的。”

  ——“还有的有点‘戏不够,朗诵凑’的嫌疑。在戏的结尾,居然出现演员站成一排,轮流朗诵的场面。与其说是戏,不如说是一场朗诵会。还有些剧目存在着过分恶搞的倾向。创作的题材也稍嫌单一。”

  ——“之所以表达手段方面表现出花团锦簇、五彩缤纷的特点,是因为这些毕竟容易‘速成’,而在较深的层面上,比如说塑造人物、挖掘内心世界、表达对世界的深刻认识等方面,则需要专业的积淀,不是一夕之功。”

  3●鱼和熊掌可以得兼

  虽说有上述毛病,但整个戏剧节还是不乏内容与形式俱佳的作品,受到了大学生们的赞誉。

  如清华大学的《紫荆花开》。它讲述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我国政治经济极为艰难的时期,一批科学工作者,呕心沥血十几载最终成功研发出核燃料后处理工艺的故事。它没有运用炫目的表现形式,甚至显得有些朴素;这个题材似乎又不如爱情题材有优势;表演时也不加入流行的“恶搞”等元素——但谢幕时,有许多观众被感动得泪流满面。

  它的成功之处在于着重于对人物命运的描绘。通过对剧中人命运的层层展示,观众走进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体会到他们的困惑、痛苦和坚持。剧中人历经艰苦磨难,仍然坚韧不拔,让观众不由心生一种崇高感。

  “《紫荆花开》说明,戏的感染力关键还是要在戏核上下功夫。”一位资深剧评人如是说。

  北京师范大学的《枣树》是另一部被看好的戏,它同样没有任何花花绿绿的外表,邻里之间的小矛盾和朴素的情感一样让人感动。这个戏的演员表演值得一提,他们用心在体验、在表达,投入而自然。

  《枣树》的幕表制表演形式是本届大戏节一个引人关注的焦点。所谓幕表制,就是只列剧情大纲,不设台词,让演员按照剧情发展和情感需要即兴地发挥台词和动作,这样,演员就不用死板地限于文本,潜力被更大限度地挖掘出来了。

  “在立足于挖掘内在波澜的基础上,想出好的舞台技术手段去结合,这是本届戏剧节中精品戏的一大特点。”大戏节主办人员如是说,“华丽的外衣和精美的内容并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鱼和熊掌完全可以得兼。”

  4●宽尺子,还是严尺子?

  大戏节大幕落下后,应该怎样评价参加节庆的大学生戏剧,也成为了争论的热点。

  一种观点是,应当从严。艺术嘛,高标准才能出精品。毕竟不是小孩子过家家,大家看个热闹,然后一轰而散,那举办它还有什么意义呢?放弃品位,放弃对人心灵的震撼,放弃戏剧对现实世界的观照和认识,只追求表面的热闹,那就真成了逛庙会了。

  另一种声音却说,大学生的热情似乎更值得鼓励。“重在参与”的原则最重要。通过参与,通过互动,甚至通过狂欢,从而激发出对戏剧的热爱。可能今天搬上舞台的还很幼稚,但种子播在心中,有苗不愁大。太强调艺术性,用衡量《茶馆》的尺子来量大戏节,显然过严——甭说20多岁的大学生排的戏,专业剧团排的很多剧目,恐怕也经不起。不宽容幼稚,就等于从根上把苗掐了,对于戏剧来讲,恐怕也不是什么好事。

  两种说法各有侧重,都有道理。还是鲁迅先生说得好:哪怕一个绝世的天才,当他是婴儿时,那第一声啼哭也决不会是一首诗。对于刚刚诞生的北京大戏节,我们不妨坚持高标准进行引导,同时多些宽容;创作者应该力求娱乐和艺术的并重,在努力引起欢笑的时候,别忘了震撼心灵、引发思考更重要;从兴趣出发,但不停留在简单的兴趣上,逐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这恐怕是大戏节应当努力的方向罢。

鲁敏恬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