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洋节”并不可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3日04:10 大河网-河南日报

  要想真正辨别一个节日的性质,首先应该对其来龙去脉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从历史起源看,万圣节的主题并非宣扬“怪力乱神”。万圣节起源于2000年前的古西欧地区。在那里生活的人们认为死去的人,灵魂会在新年前夜造访人世,人们为了让死去的亲人看到生活的美满,会设宴“款待”他们。宴会后人们又会化装成鬼魂的样子、提着刻成鬼脸的南瓜灯,以引导鬼魂回归彼岸。可见,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和我国传统的清明节、

盂兰盆节功能相似,都是为纪念、祭奠或超度亡灵。从现在西方过万圣节的方式看,其纪念亡魂的意义虽已淡化,但又增添了联络人们之间情感、狂欢以放松身心的意味,如人们互寄贺卡,孩子们扮作天使或提着南瓜灯敲门讨糖果,年轻人穿着鬼服、魔术师服等千奇百怪的“万圣节服”聚会狂欢等等。“恐怖”只是其中一些活动的“调味品”,绝非为恐怖而恐怖。

  由此可见,万圣节根本不是有些人想像的“糟粕”,否则不可能流传2000多年,一直为人们接受和喜爱,成为西方的一大传统节日,并衍生出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万圣节经济产品。

  现在国内搞万圣节活动主要集中在城市,是有原因的。城市人的生活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各方面压力比较大,万圣节的独特娱乐、狂欢功能,正好符合都市人尤其是年轻人舒解心理压力、放松身心的需求。至于有人担心其“渲染惊悚气氛”的做法,其实,按照节日仪式心理学,仪式的符号是人们达成心理默契的形式化的东西,所谓“鬼”啊“怪”啊,其骇人的色彩已经经过了过滤和淡化,人们一般不会当真。按说现在有些活动,如蹦极、极限运动、探险等,要比万圣节活动危险惊恐得多,倘若按照这种思路,是否也应该把这些娱乐活动也一并取缔呢?

  还想再说两句中国节日存在的问题。我国的不少节日,比如重阳、清明、端午等,发展到现在娱乐的功能很少,侧重在教化,好像总是板着面孔的老人。其实,在古代,中国人对各种节日还是当做一件赏心乐事、好玩事来过的。西方的万圣节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流行,恐怕一大原因就在于它不板面孔吧?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多元和宽容,笔者觉得,就让这样的洋节来咱这儿,每年陪咱玩一会儿又何妨呢?①8

  □阿哲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