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路桥 扬名埃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3日04:29 钱江晚报

  ■本报记者 陈伟利

  本报埃塞俄比亚电 11月1日下午2点,趁着午后的阳光,我和工作组一行6人赶往志愿者入住的饭店,看望被国家各部委接走的志愿者。

  → 看见中国人 面带微笑

  一路上,放眼望去,亚的斯亚贝巴如同雨后杭城,天湛蓝湛蓝,不远处草地映出碧绿色,凉风习习,心旷神怡。

  更重要的是,空气通透得没有一丝重量,来自北京的几位工作组成员一直掀鼻子,“吸惯了北方带沙尘味的空气,突然吸这里一尘不染的空气,还真不习惯呢!”他们说。

  汽车行驶在马路上,不停有人跟我们打招呼。一家小卖部边,我们下来买水。一个小男孩一个劲地看我,然后朝我笑。我拿出相机拍,他不但没有躲开,反而伸出手招呼边上的小伙伴,一边使劲叫着“China!”一边把小伙伴推过来拍照。三人还抢镜头,都想往中间挤,摆出POSE让我拍。

  使馆经商处刘参赞说,这里小孩都这样,只要你一拿出相机,他们就拼命往镜头前挤。

  下车,到达SKY HOTEL。刚下车,门口一个保安样子的人就朝我们笑,也说“CHINA”。我们也朝他微笑。使馆经商处的人说,埃塞人对中国人很友好,你走在街上会不断有人跟你打招呼,脸上洋溢的都是那种友善的微笑。很多人还学会了说“你好,谢谢”,见到你就用中文跟你打招呼。埃塞人的友好和热情,我昨天算是切身感受到了,在几个宾馆间穿梭,真的不断有人上来和我们说话。

  → 领教了“英吉拉”的酸

  郑娟娟、谢峰和曾国磊是被国家教育部的人领走的。车子经过半个小时后,我们找到了他们三人。他们住在埃塞饭店,地理位置非常好,位于市中心区域,饭店出去即是埃塞的标志性建筑铜狮座。

  说起在埃塞的第一顿午餐,郑娟娟的牙齿又打架了:“那个酸啊!服务员刚端来时,就拼命推荐说那是他们的主食,非常美味。看她说得诱人,英吉拉看起来也就一个饼,我用叉子想吃,服务员劝我用手拿,拿来刚咬了一口,我的牙齿就拼命分泌酸液,酸得我直挤眼睛,而且软软的像海绵一样,现在想起来都牙痒痒的。”(注:英吉拉是埃塞的主食)

  → 好多道路是中国人修的

  从饭店出来,我们驶上了一条柏油马路,相比于其他道路,这条路很不错。使馆经商处的人告诉我们,这条路就是我们中国路桥修的,在埃塞很多人都知道“中国路桥”,因为这里的很多公路都是中国路桥修的。

  凑巧的是,当我们来到最后一家饭店看望志愿者时,居然在大堂碰到了一个河北人。异地见老乡,大家都很激动。原来,河北老乡在这里投资一家公司,这里住的一名援非志愿者是他朋友的孩子,昨天特意过来看看她。

  在埃塞俄比亚,中国人不少。使馆经商处参赞秘书王健说,在埃塞约有一两千名中国人。他们有的在这里承包工程,有的投资工厂,有人开饭店。除了道路,这里的变电站、水电项目、电信等基础设施项目,大多也是中国人承包的。投资开工厂的有氧气厂、毛毯厂等,注册的共有10多家。不过,承包项目的中国人占大多数。这些工程、企业,基本是近两三年来到埃塞的。

  使馆经商处刘参赞说,即将在北京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埃塞俄比亚作为共同主席国,埃塞国家总理也将出席大会。从埃塞人对中国人的友善可以看出,他们非常欢迎中国人来投资创业。而且,作为一个有7000多万人口的国家,这里的市场也很大。今后肯定会有更多的中国人来埃塞。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