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民谣张”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3日05:57 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民谣张”真名张尧明,五十来岁,年轻时曾经演过“样板戏”。生活中的一些人和事,他张口就能编成一段“打油诗”,生动形象,令人钦佩。村里一位走出去的大学生还写过一篇文章,称他为“民谣张”。那一年,乡里组织挖茶山。时任乡党委书记是一个二十七八的毛头小伙,用“民谣张”的话说就是一个嘴上无毛、急功近利的主儿。在他的亲自组织下,全乡十多个村三千劳力突击上茶山,虽说人上得的多,但却因指挥不当,乱兵上阵,质量很不过关。尽管是这样,县电视台还是来摄了影,毛头书记居然还在电视上大谈而特谈了建

设“茶叶大乡”的远景规划。“民谣张”却很不以为然,嗤之以鼻道:“一个年轻官,组织上茶山。质量不过硬,处处秃子山。”这话不知怎的传到了书记耳朵里,被送到了乡“普法学习班”学习改造了半个来月。我们村一直是后进,支部班子后继乏人,乡里便索性下派了一名脱产干部到我们村来任村党支部书记。这个支书到村以后,大搞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报告写上去,资金拨下来,工程全面开工。两年的工夫,村里就变了样,上面树了我们村的先进典型,支书也得到了提拔,老百姓们都拍手称快。而“民谣张”不知察觉了什么,却又唱起了反调,编了个顺口溜说:“挖了一口塘堰,家里买下一台‘轻便’;修了一条水渠,自己落下一辆‘面的’。”这话很快被当年写他的那个当了晚报记者听到,在县里当玩笑说传扬了出去。结果,纪委一查,不想还真揪出了一条“蛀虫”。不久前,乡里新上任的书记坐着小车来到他家,并在他家住了一宿。第二天“民谣张”就兴奋地对村民们说,新书记聘我为社情民意信息员,我英雄有了用武之地了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