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舞动机器人的年轻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3日05:57 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10月中旬,中国科大成功举办了2006年机器人活动周,共有24支队伍参加了机器人剧场的比赛,49支队伍参加了机器人战场的角逐。安徽大学、合肥学院等高校也首次派队参赛。最后,中科大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V3队制作的机器人赢得冠军,他们把经典童话故事《白雪公主》演绎得淋漓尽致。现场的专家评委称其“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和实用性。”

  “我们追求艺术的高雅和技术的创新,”V3队队长高盛华充满朝气地说,正是由于大家的团结合作和执著追求,才有了《白雪公主》经典童话的完美再现,才有了今天的“收获”。

  创新催生硕果

  “一个好的剧情立意是成功的一半!”高盛华介绍,《白雪公主》的故事曾伴随着自己度过了如梦的童年,公主的美丽善良和小矮人们的活泼可爱给他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记。“所以,让机器人去演绎这一经典童话,极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因为经典的东西留给人的印象总是永恒的!”高盛华说。

  为了“白雪公主”的身段更加灵活自如,舞蹈更加优美,他们没有沿用过去常用的蜗轮和蜗杆技术,而是采用了单轴双线结构,同时还给白雪公主的肩部和小臂安装了三个电机,颈部安装两个电机,这样公主就可以像人一样自由转动脖子、灵活扭动腰肢,两臂的伸屈也更加自如了。七个小矮人的设计也是别出心裁,他们突破了以前一个机械实体上只是一个机器人的设计理念,把七个小矮人放在同一个底盘上,通过上下运动、360度自由旋转的多样组合,制造出波浪、三角等造型,配合自由旋转,恰到好处的表现了他们欢快的劳动场面。同时,他们采用吊线结构,生动表现了王子俯下身去对公主深情一吻的细节。在情景剧的最后,王子、矮人、公主翩翩起舞,将全剧推向了高潮,全场掌声雷动,给观众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成绩背后的艰辛付出

  今年刚放暑假,V3队的这五个小伙子就钻进了系实验室,顶着酷暑,到处找资料、买材料、做实验,在7个“矮人”、“公主”和“王子”身上倾注了知识,倾注了汗水,也倾注了感情。“这9个机器人从设计到最后完成共花了三个月时间。”

  比赛中,当7个小矮人一“亮相”,就赢得了观众潮水般的掌声,他们的可爱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而观众们不知道,队员们为采购这些木偶,几乎跑遍了合肥的小商品市场和玩具店,闹出了不少笑话。队员张全福介绍说,有一次,他们五个大男生去为白雪公主采购一件漂亮的套裙,不停地在大商场的童装部来回找寻,热心的女服务员上来询问:“你们家小孩多大了?想买什么款式的?”他们先一愣,然后会心的笑了:“是的,给我们刚刚出世的‘公主’买件套裙”。

  众里寻他千百度,9个木偶总算采购齐了,但由于木偶太笨重,电机无法带动,必须对其“瘦身”。五个大男生又穿针引线,对小矮人进行“瘦身”和“整容”,终于将笨重的小矮人变成了活泼可爱的“小精灵”。

  比起买木偶的“体力活”,编写程序应该是最累的脑力活了。机器人的各种舞蹈动作参数必须一遍遍的调试,简单一点的动作也得调上半天。整个过程中,仅修改程序就有几十次。负责编写程序的张正宇说,就在临近比赛的那十几天中,他们每天7点不到就早早地来到实验室,时常工作到深夜。饿了,就嚼几口面包;渴了,喝几口矿泉水;累了,就睡在地板上。

  坚持,迎来柳暗花明

  令V3队员最为庆幸的是,每到比赛的关键时刻,他们的机器人个个都很“争气”,也很“听话”,彼此配合默契,和谐相处。

  “但再听话的孩子也会耍‘赖’的时候,我们的机器人有时也很‘倔’,闹‘情绪’。”队员杨盛波介绍,中秋节那天,正当队员们为第二天的彩排做调试的时候,却发现其白雪公主腰部电机不动了。主角竟然“半身不遂”了,这可把五个人急坏了,忙了五六个小时也没有找到原因。“当时大家都相当烦躁,真有一种放弃的冲动。”杨盛波坦言。他望着满脸满头大汗的队友们,想想先前的付出,还是坚持留了下来。最后发现是电源插头接触不良,故障终于被排除了。

  好事总是一波三折。正式比赛前一天,首次在正式比赛场地进行适应性训练的时候,一向表现最稳定的白雪公主和小矮人居然“怯场”,老是少走线。开始大家认为是场地灯光影响了机器人的传感器,手忙脚乱地折腾一个下午,也没有找到“症结”。后来,在师兄的“点拨”下,队员们从程序和电路两个方面对传感器进行升级改良,经过反复的试验,大约在夜里4点多,机器人终于可以像先前一样很精准地走线了。

  在正式的决赛中,他们的机器人成为舞台上最耀眼的明星,最终使他们五个不言放弃的年轻人站到冠军的领奖台上。

  团结就是力量

  “机器人比赛涉及光、机、电等多学科知识,要自己解决相关的配乐、服装、剧情设计,必须依靠团队合作。”杨盛波介绍说,他们五人有各自的分工,每个人都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自己的工作。

  “大家一起干事,存在分歧是必然的,目的还是追求机器人的完美表现。”队员田建军坦言,分歧的产生与消除贯穿于他们制作机器人的整个过程。他举例介绍说,对于王子的配音,开始采用搞笑的方式,部分队员感到有点不妥,但可能听多了感觉不明显了,当时也未作深究。但在最后调试过程中,其他队的同学提出了这样的配音与剧情不协调,他们马上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当晚,队内就开了个小会,大家各执己见。于是又立马请来同层寝室的很多“高参”,意见很快得到了统一。他们立即邀请了隔壁寝室的同学用普通话为王子重新录音……

  “在我们设计中,没有一个环节是一锤定音的,五个人有五个方案,但谁的方案在使用中最出色,就会用它,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优化,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多次争论的成果。”杨盛波笑着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