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拉动旅游内需 得向“满就送”学几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3日06:07 杭州日报

  十月“黄金周”的疯狂促销场景犹在眼前,十一月,杭城商界再度掀起了“满就送”的血拼狂潮。商家们竞相使出的“满300送260”、“满200送200”促销升级大战,又一次刺激起全城消费者比拼“甩”钞票的速度。

  然而,与杭城血脉贲张的消费者,以及“数钱数到手发酸”的商家们有着截然不同心情的,却是全国旅游界的超级“郁闷”:君不见,眼下正是秋高气爽之时,但旅游的淡季

却提前到来,西部地区不少线路价格平均下跌达千元。

  秋季,拥有年度“最佳”的旅游资源,却往往不能收获对等的收益——买淡季的门票看旺季的风景,这与市场的价值规律相悖。其中的道理谁都明白:在“十一黄金周”之后,在“带薪休假”制度并未真正“落地”之时,全国的消费者恐怕再也没有时间去观赏大好秋色了——没有制度做保障,再多的美景也只能是闲置。

  当下,拉动内需已经不再是一个时髦用语,政府与企业都在绞尽脑汁,谋划着将潜在的需求转成现实的购买力。以旅游消费为主流的“假日经济”无疑正是拉动内需的强大“引擎”,但是,在如何激发旅游的潜在内需,政府却需要向精明的商家们好好学习一番。

  杭州的商家们都明白,在以消费者为主导的竞争中,层出不穷的降价促销手段依旧是屡试不爽的竞争宝典。于是,一场场以“情人节”、“感恩节”、“母亲节”为噱头的促销活动,让消费者绵绵不绝地释放着潜在需求。

  同样,旅游市场需求是由两大要素决定,即金钱和时间。但在国内,这两种要素很难兼得,大部分旅游者都是无法自主安排时间,只能把出行计划集中地安排在两个“黄金周”期间。随着人满为患的“黄金周”负效应的频频显现,消费者都希望能自行选择放假时间,以“带薪休假”代替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黄金周”。然而,这种明显的潜在需求,却被现有的制度压抑着。

  早在1995年,我国实施的《劳动法》就有规定:国家实行带薪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享受带薪休年假。但这一法律对带薪休假规定得比较笼统,虽然规定了劳动者拥有这项权利,却始终没有明确保护到何种程度。于是,便有了“公务员不好意思请假,打工者更怕休假丢了饭碗”——带薪休假,只能是“看上去很美”。

  一边是,长达十年之久的政策法律迟迟没有“落地”,抑制了旅游市场的庞大内需;另一边,是短短七天“黄金周”的“井喷”行情,使供给和需求呈现一种应急状态,“黄金周”过后又趋于平淡。因此,盘点全年的收获,旅游市场的消费并没有发生非常明显的增量。

  如何盯牢消费者的潜在需求,让口袋里的钞票源源不断地掏出来?——这是商家起码的经营之道。但是,就是这么一个连菜场小贩都明白的道理,政府咋就这么难懂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