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以身试药保患者平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3日09:31 南方日报

  患者同时患有严重风湿性心脏病,某种药物是否还适用?面对这个问题,名中医沈坚华作出决定——

  以身试药保患者平安

  身边人感动事

  人物档案

  沈坚华,1954年出生,广东英德市人,荔湾区名中医。1972年高中毕业时,被分配到中药房配药,从此与中医结下不解之缘。现任荔湾区中医医院副院长、西关国医馆馆长、主任中医师,荔湾区中医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中医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中医药学会不孕不育专业委员会委员。1999年获得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3年被广东省政府授予“广东省劳动模范”称号,2004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在采访沈坚华之前,笔者就已经知道他是名“长跑”医生:周一在金花国医馆,周二在西关国医馆,周三又回到长寿路总院,依此类推。沈坚华每个星期都要奔走于3家医院,轮流坐诊。最多的一年,他的门诊人数达2万人次。一句话,这位老中医的生活并不闲适。

  见到沈坚华时是在荔湾区中医院里,当时正是午休时间,是他一天中稍微清闲的一点时间。

  在记者面前,已过知天命之年的沈坚华医生依然神采奕奕,说自己每天还在跟生活赛跑,候诊长龙就是“跑道”。

  “误打误撞”入医门

  沈坚华并没有生于医生世家,高中毕业时也只是想当一名光荣的工人。30多年过去了,没有当成工人的沈坚华却成了羊城名医,其独创的“三管齐下”治不孕药方造福了无数“难言”家庭。

  1972年高中毕业后,一心想当工人的沈坚华,却分到卫生院药房当配药工。沈坚华回忆说,他当初心里并不乐意,然而在整天与药方打交道的过程中,却使他逐渐对中医产生了兴趣,也常常用心琢磨。

  一次配药中,他发现一个男病人的药方有点不对劲,里面竟然有用来治疗妇女带下病的完带汤。于上就去问开药的老中医,老中医笑答:“没错,至于为什么没错,你回家翻翻书吧。”回家后,翻了一晚《药头歌诀白话解》,原来这处方的功效在于健脾去湿,正好与这位男病人对症,用这处方符合中医“异病同治”的原理。那次后,沈坚华对中医的博大精深更多了一层崇敬之情。

  后来,幸运的沈坚华被卫生院送到荔湾区卫生学校等地参加学习。就这样,沈坚华从一个门外汉,慢慢地走进了医学殿堂。

  充当患者家庭“和事佬”

  为了给患者治病,沈坚华可以说用心良苦。曾经有一次,为了确认某种药物是否对一名患有严重风湿性心脏病的病人适用,他以身试药。当患者病症转好时,不只沈坚华放了心,他的家人也跟着长出了一口气。沈坚华惭愧地说,在整个试药过程中,全家人都为他提心吊胆。

  由于沈坚华职业的特殊性,他经常会看到一些常人很少见到的场面。一次一位女患者找到他,声泪俱下地恳求他一定要将她治好,因为她的丈夫威胁说,“如果这个月再怀不上孩子就离婚”。沈坚华在感动于她的诚意的同时,也为她本人的身体情况担心。

  在治疗这位患者的同时,沈坚华还利用医生查房的时间劝导患者的丈夫改变固有的观念。最后当然是大团圆结局,患者顺利地生下了一个儿子。

  沈坚华说,在他的行医生涯中,看多了这样的例子,因为不能生育而引起的纷争。他坦言每次看到这种场面都觉得很无奈,只希望自己可以将患者医好。沈坚华说,当收到曾经的患者寄过来的一张张天真可爱的孩子的照片时,他仿佛看到又一个不幸的家庭重新走向和睦。每到这时他就感觉“和事佬”没白当,而继续当幸福家庭“催化剂”的职业感便又增强了一分。

  还将继续“长跑”

  成名以后的沈坚华仍然长期在基层坐诊。很多患者来就诊时并不知道他头上的那些光环,不过是通过康复的朋友口耳相传。他长期工作的荔湾区中医院金花分院是一个不起眼的基层卫生院,连候诊的椅子也破旧不堪。就是在这样的地方,他获得了国务院特殊津贴。

  很多人都曾经问过他,为什么不另找一个条件更舒适的地方工作。沈坚华的回答很朴素:“我在这里看的病人多啊。”最多的一年,他在那里诊疗的患者达到2万多人次。

  作为广州市属医疗机构仅有的两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中医专家之一,这位中年“老中医”的人生经历,很好地注释了中医的强大生命力。谈到以后,他笑着说,“长跑”还是要继续下去。

  本报记者亓欣欣实习生黄宽伟

  通讯员王峥彭淑芳李晓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