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高考奇才咋成了高校的“弃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3日09:33 浙江在线

  据11月2日《广州日报》报道,23岁的周剑的无疑是一个传奇,2001年他第一次高考上了武汉大学,但随后由于痴迷网络多次旷课而被退学。他复读1个多月后,又考回了武大,但随后“屡教不改”再次被退学。回家几个月后,他又参加高考,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在华中科大读到大三时他由于学分不够又被退学。接着他第四次参加高考,今年9月份考回了华中科技大学。

  “四进三出”高校的高考奇才,这种独特的经历,在中国的大学生里确实难以找不出第二人。从现象上看,是因痴迷网络而退学;从本质上讲,是在高校的“象牙塔”里迷失了方向,才屡次成为高校的“弃儿”。他为何能四次成功地考入名牌大学?缘于他是以高考为目的的应试教育的佼佼者;为何又屡次成为高校的“弃儿”?缘于他又是以追求素质提升和以自我学习为主的高校教育的“低能儿”。

  高考奇才咋成了高校的“弃儿”?无疑,集高考奇才与高校“弃儿”为一体的周剑具有标本意义——他是一个接受高中教育向高校教育转型失败的典型,一个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失败的典型。无论素质教育的口号喊得如何响亮,都不可否认,高考才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的“分水岭”,惟有越过高考这道“岭”,才算跨入高校这一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的“殿堂”。

  其实,周剑只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严重脱节的“牺牲品”。当然,有的人可以从高中教育自然而然地过渡到高校教育之中,从而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成功转型,但这并不能代表这样的“自然过渡”是科学的、合理的。九年义务教育及高中教育阶段计十二年的应试教育,其培养出来的是应试教育的“苗”,且只有“壮苗”才有机会“移植”到素质教育的“土壤”里,有的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也有的会“水土不服”。周剑就是严重“水土不服”的典型。

  由于现行的高考制度及应试教育成为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阶段的主宰者,必然导致制度性弊端,可是目前,这些制度性弊端都是由受教育的学生来承担。显然有失公平。难道不应该反思中小学教育和高校教育的得失?不应该反思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脱节?如果说中小学教育一下子用素质教育来取代应试教育过激了,也不切实际,但努力探索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兼而顾之是完全可行的,在这一点上我们做得很不够。只有从教育体制、教学方法上解决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的难题,才不会出现高考奇才成为高校“弃儿”的悲剧。


作者: 王旭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