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北京行乞治病 小杨丹抱憾而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3日09:41 金羊网-新快报

  该事件引起社会各界关注,民政部门已就此事展开调查

  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河南七岁女孩杨丹,为治病随父母到北京乞讨,但始终筹不到人民币两万元的手术费,求助无门后返回老家,不久便告别人世。日前,记者访问了在网上发播“一个北京街头乞讨的小姑娘之死”照片的拍摄者张仁杰,并就此事走访民政部及北京市有关部门。据称,国务院及民政部对于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早有相关规定,但因

各种因素,未能对每个流浪人员进行及时的救助。有关部门承诺今后将加强有关救助宣传,对救助任务重,安排经费有困难的,将由上级财政部门给予适当补助。但由于责任依然不清,最终效果如何,令人担忧……

  一组名为“一个北京街头乞讨的小姑娘之死”的照片,近日在中国各大网络论坛流传。拍摄者“感恩中国”网站创办人张仁杰,去年遇到和母亲、妹妹一起从河南行乞到京的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七岁女孩杨丹。

  筹钱治病落空

  张仁杰说,当时杨丹的脸色呈现不健康的紫色。她的母亲无奈地说,杨丹患的是先天性心脏病,因为家里没有钱,只好到北京乞讨筹钱,让杨丹治病。

  为了解杨丹一家人生活的情况,张仁杰开始和他们一家4口一起生活。

  他表示,尽管杨丹早出晚归地行乞,但每天只能乞讨到十多元善款,一家人住在垃圾堆旁。两个月后,杨丹的病情逐渐恶化,连走路都感到呼吸困难,但受尽病魔和生活折磨的杨丹仍然乖巧,每天带妹妹去乞讨。

  某个冬天早上,杨丹突然病发,全身抖动呼吸困难。当时,香港某公司的董事长正好到北京大学演讲,讲述他一生从事慈善事业的过程,张仁杰赶到北大,在全场听众面前,流着泪向这位董事长鞠了3个躬,请求他救救小杨丹。

  慈善家把身边经理的电话交给张仁杰后,张仁杰打了多次电话,但第5次致电相求时,经理表示,“以后不要再给我电话了”!

  遗言如针刺心

  求助无门下,杨丹只好回老家河南。回家前,杨丹满怀希望地告诉张仁杰,会在家里等他的好消息。去年的10月23日,他终筹到钱并致电杨家报喜,怎料小女孩杨丹早一日去世,遗下“张叔叔来救我!”一句话。

  这句遗言每日如针刺在张心中,令他多个月来都没勇气,将女孩之死向世人相告。

  张仁杰日前在网络上公布杨丹生前的照片,引起极大回响。有网友认为做好人不容易,“压力太大,太沉重”。(据香港《文汇报》)

  说法

  

  民政部:对流浪者加强援助

  对于七岁小女孩杨丹北京乞食筹钱治病未果最后命丧一事,记者昨日特意向民政部相关官员进行了解。有关官员承认,虽说国务院对于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早有相关规定,民政部亦制定了相关细则,但因各种因素,未能对每个流浪人员进行及时的救助。

  京设19救助站

  这位官员表示,早前针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普遍通过民政、公安、城管部门强制收容到收遣站进行救助,因外界批评“不人道”而最终废止,由过去带强制性的“收容遣送站”改成了自愿收送、无偿救助的“救助管理站”。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地现有逾800个救助站在开展工作,而北京救助中心最新向社会公布了19个救助站的电话。

  提供街头救助

  尽管救助机构基本到位,可城市街头流浪人口并未见少,该官员认为,因为“强制”变成了“自愿”,一些流浪人员并不愿意去救助站,同时也不排除有一些人以流浪乞讨为一种致富手段,而拒绝去救助站接受救助。

  此外,多数流浪乞讨人员文化普遍较低,并不清楚政府有关救助流浪人员的政策,亦不知道救助站,或者知道救助站但不知道具体地点及相关联系方式。

  该官员呼吁,城市市民今后若发现流浪乞讨者后,应积极告知并劝说其到救助站接受救助。同时强调,各救助站对执意不到救助站的乞讨者,要提供街头救助,避免流浪乞讨者冻饿街头现象发生。

  救助站:仅提供食宿

  就河南7岁女孩杨丹抱憾而终的事件,记者先后致电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社会救助管理事务中心,得到的答复均是,对于杨丹这样的外地流浪儿童,北京民政部门可以为他们提供食宿、返乡车票等救助。

  但是类似杨丹这样的特殊案例,需要乞讨得到医疗救助的,北京民政部门尚无这样的救助政策,也无力为其提供医疗救助。

  民政局工作人员称,医疗救助是有区域划分的,杨丹这样的外地儿童,应该向当地民政部门提出医疗救助的申请,从当地民政部门获得医疗帮助。

  社会救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像杨丹这样有特殊需求的流浪儿童,一般不愿意选择到救助站,因为他们需要乞讨来获得医疗费用,但到救助站接受救助的流浪儿,原则上是不允许他们再外出乞讨的。

  卫生部:医院不许见死不救

  卫生部办公厅有关人士昨天表示,今年以来,卫生部协同其它国家部委针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病人的救治问题出台了专门的指导意见,卫生部部长高强也对此作过指示,要求各地医院采取先救治后结算的原则,决不允许见死不救。

  据了解,今年民政部、财政部、公安部、劳动保障部、建设部、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病人、精神病人救治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对那些“必须抢救的有生命危险的流浪乞讨危重病人和危及他人生命安全或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和形象的精神病人要坚持先救治后结算”的原则,其医疗费用通过民政部门现行救助管理经费渠道解决;不属于上述对象的,医疗费用可以通过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统筹解决,可以发挥慈善机构和社会捐赠资金的作用;尚未纳入以上制度覆盖范围的,地方财政也可以给予专项资金支持。

  补遗

  

  民政部官员:杨丹事件有待调查

  被问及何以界定受助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身份?一名民政部官员表示,在城市内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是指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

  如果有关单位碰到符合救助条件的人而拒绝救助,将进行行政处分。救助站应当及时提供救助,不得拒绝,并且根据受助人员的需要提供5项免费救助: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物;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对在站内突发急病的,及时送医院救治;帮助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联系;对没有交通费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的,提供乘车凭证。

  该官员亦指出,小杨丹事件具体细节仍待调查清楚,不能完全归咎于民政部救助机制,他说,“救助站是奉行自愿原则,是否联系过当地的救助站我们不得而知,对于符合救助条件的流浪乞讨人员,相关救助站拒绝救助,或者对应当安置的受助人员不报请当地人民政府予以安置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和其它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此中人语

  

  张仁杰:那位港商令人失望

  “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国版杨丹之死震惊海内外,为杨丹奔波呼号的“感恩中国”网站站长张仁杰日前接受访问时揭开杨丹的悲惨命运和救助过程中遭遇到的世态炎凉。

  3平方米的“感恩中国”

  来到首次披露杨丹之死的“感恩中国”网站办公室时,让记者吃了一惊,本以为是在中关村某个写字楼,不料车在被张仁杰称作“感恩胡同”的地方拐了好久,才到达这个救助过数百老人和儿童的“感恩中国”网站。张仁杰就是在这个只有3平方米的房间,将关于小杨丹的照片和文字上传到网上,希望好心人能帮帮这个可怜的孩子。但是没有料到,在张仁杰还为杨丹医药费奔忙时,杨丹就永远地离开了大家。

  在杨丹之死的帖子里,张仁杰写到了自己曾为杨丹求助处处碰壁的经历。他曾经求助于某香港富商遭到拒绝。回忆起向这位企业家求助的经历,张仁杰并不想过多地谈。他说,当时我天天想着怎么才能救这个孩子,在北大校园看到某慈善企业家来演讲的公告,觉得小杨丹有希望了。

  三鞠躬救不了小杨丹

  就在这种情绪下,张仁杰跑去听他的演讲,他慷慨激昂,张仁杰也是热血沸腾。张仁杰回忆道,当他演讲完的时候,我第一个站起来跟他说,“我是‘感恩中国’的记者,我希望他用两万元救这个孩子的命,我给他鞠了3个躬,鞠躬的时候,我流眼泪了。他要是现场能把小杨丹救命的两万块钱给了,我当时都能给他跪下”。但是,结果令张仁杰大失所望。有人说,张仁杰一个人撑起“感恩中国”网站,救助老人和儿童,是一种讽刺。对此,张仁杰并不认同这种说法。他说,我们不要埋怨,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组织中的一员,当大家都能自觉去做,这个社会才会更好。

  采访中,张仁杰一再强调,不要说我是好人,我只是按照自己的良心做事。

  

北京行乞治病 小杨丹抱憾而终

  图:小杨丹(右)跟妹妹在北京街头乞讨。张仁杰摄

  

北京行乞治病 小杨丹抱憾而终

  图:青翠的生命已成黄土一抔,张仁杰在小杨丹墓前。

  (夏天/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