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倚小卖小”更令人反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3日11:08 信息时报

  日前,看到一篇关于80后作家韩寒的访谈,在说到跟新诗诗人舌战的事时,韩寒对现在的诗人又进行了一通鄙薄攻击,甚至对现代新诗的开创者之一的徐志摩也开起了炮。他说:“中文字的魅力就在于一个一个字的魅力,每个字都有独特的韵脚、平仄,所以古诗词的格式在那里,写出来是文字功夫的体现。徐志摩那批人,接受了国外的新东西,因为国外的字母没办法,不可能四个字母对着四个字母写,他们就学着国外诗歌写新诗。但我觉得恰恰抛弃了中文最大的优势和魅力。你说《再别康桥》,“轻轻地我走了……”这好么?还可以,

但是真的那么好么?你说徐志摩有才华,他真那么有才华么?大家就记得他的一首诗,特别喜欢的可能记得两首,有谁会真正记得他其他诗?”

  此前我看韩寒与诗人论战,觉得这小子勇气可嘉,竟敢单挑整个诗坛,可惜他对诗歌本身的论述几近于无。这次看他对诗歌发了这么一通宏论之后,我惊愣了,突然明白此前他发起的猛攻,不过是无知者无畏而已。单就韩寒现在这番宏论而言,我可以说韩寒是个诗盲,他可以骂诗人,但他根本不配谈诗歌,他连诗歌最基本的知识储备都没有。

  笔者虽不太通古诗词,但大致知其一二。现代诗固然是徐志摩那一批人从国外“移植”过来的,形成了不受拘束、自由表达的形式。但也有中国诗歌内在的基因,《楚辞》的自由松散,“古风”字数、韵脚、句式的宽松,都是诗歌超脱格律束缚的表现。我们现在所说的古诗要讲究韵脚、平仄,是唐宋以来的近体诗,有严格的格式和音律的要求,比如五绝、七绝,第二、四或六句末一个字必须押韵。

  看得出来,在韩寒眼里外国诗是不讲格律的。其实不然,只不过他们没有我们讲得那么严格罢了,比如十四行诗,形式结构没有中国近体诗那么超稳定,但声韵形式却是相对固定的。有的外国诗为了押韵会打破语序和行序,也有的外国诗为了押韵,把某个字的词尾省略而只保留词根。此外,现代诗虽然突破了格律,但并没有彻底扼杀近代诗,现在不是现代诗与古诗并行不悖么?韩寒说了那一大通,其实不过是睁眼说瞎话。

  就这,韩寒还敢质疑徐志摩的才华,当然,质疑也没有什么不好,我们不必迷信前人嘛。可是韩寒的方法太拙劣了,就因为大家记不住徐志摩的诗,就否定他的才华?那我倒是想问问,有多少人背得出几首李白写的诗?作为开一代诗风的“新月派”的主将,徐志摩被誉为”中国的雪菜”,并不是浪得虚名,他贡献的诗歌文本是有文学地位的。不信,韩寒也叫国人给他冠个“中国的海明威”试试!

  我以前是很反感以倚老卖老的人的,总要袒护一下年轻人。现在我发现,以倚小卖小更让人反感,甚至害怕(这在历史上是有教训的);倚老倚买老凭的是资格阅历,倚小卖小往往凭的却是无知无畏。有网友说韩寒不是欠骂,而是欠揍,我在想,对于一个无知无畏的人,揍两下他就会闭嘴么,我看这是相当难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