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公务车为何频频流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4日00:40 中安在线-新安晚报

  本报讯“很遗憾”成了国家注册拍卖师何小光昨天下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在他主持的合肥市国税系统首次公务车改革拍卖会上,“流拍”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全场共有25辆各类小型公务车参与拍卖,分别来自合肥市国税系统内的市直机关、四个分局和三县直属局。拍卖师何小光最先叫拍的是一辆购置于1995年4月的桑塔纳轿车,起拍价是2.2万元。当现场的大屏幕上显现出这辆车的照片时,台下一片寂静,任凭拍卖师几

度追问,无人问津。第二辆车遭遇了同样的命运。这样的场景在随后的拍卖过程中,一再出现。无奈之间,何小光说了一句,“我就奇怪了,大家今天难道都是冲最后几辆车来的”,引起全场善意的笑声。但奇迹在拍卖结束时亦未出现,最终有14辆车“流拍”。

  现场一位参与竞拍的买家说,“好车太少了”。从现场提供的拍卖资料上看,车辆的购置时间大多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最新的也购置于2001年。这位买家说,或许是由于公务车改革才刚刚起步的缘故,可能还有不少高档次的车辆未被纳进来。

  “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安徽省银河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斌告诉记者,从这次拍卖的情况来看,我省的公务车改革确实还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在公务车的拍卖上。据他介绍,本次参与拍卖的车辆使用时间较久,加上公务车在保养上可能不如私家车,许多车的车况不佳,这是导致许多买家没有兴趣的重要原因,“除了一些车牌号码较好、车况尚可的车辆会被追买外,其他的车无人问津也很正常。”

  李斌分析认为,目前一切都还只是探索,但公务车拍卖的成败与公务车改革力度的大小、进展的缓急是有密切联系的,“不能总是把那些本来就没有多少人感兴趣的旧车拿出来拍卖吧,公务车的改革肯定是全方位的。” (本报首席记者 章玉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