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进了城多学本事给自己“涨工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4日08:06 南京晨报

  □变化·关键词

  新增词语:行政许可

  2003年8月27日,行政许可法通过审议。“行政许可”一词因此挺直腰杆走上了历史舞台。温家宝总理曾表示,行政许可法是一部“行政机关自我革命”的法律,“行政许可”

一词也因此成为当年社会盘点的关键词。行政许可程序的推行,将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由重审查转为重服务,大大扩大了政治生活的民主空间。今年,南京的老百姓就曾经遵循行政许可的程序,为自己讨回了阳光权。

  消失词语:万元户

  今天,如果你还在用万元户来形容哪个人的富裕状况估计要被别人笑是傻帽。随着近两年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稍不注意,你就会发现身边不时冒出来月薪过万的群体。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在如果你不是上市公司高层、绩优股的巨额持有者等特定群体,很难被绝大多数人认为是当初的“万元户”。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了普通人更多的机会,尽管万元户这个词现在很少再被提及,但众多立志改变命运的人用创新和奋斗正诠释着新时代的“万元户”精神。

  五年来,有多少词语离我们的生活而去,如同那些光阴。今起,晨报向广大读者征集消失的词语。来稿限400字以内,来信请至南京晨报公共事业部或E mail:jssbzhu sohu.com。贵稿见报,即付薄酬。记者夹在安德门劳动力市场的众多民工中聊天的时候,陈志强挤了进来。这个年轻人穿着一双柔软的皮鞋,和当时在场的很多双皮鞋不一样,这双从褶皱处看起来像真皮的皮鞋,不像其他人造革皮鞋那样开着豁口或光亮得像块塑料。和其他人更不一样的是,这双皮鞋的主人手里还拿着一本排版考究的书。当一群人开始聊到电焊工、车工在市场里如何吃香的时候,一直沉默的陈志强说电焊工找工作也不容易,他从西服口袋里掏出一张折了四叠的纸牌,上面用黑钢笔描出了两个大字“焊工”,大字下面一行小字“陈志强,电话816592××”。

  拿着150元出来闯天下

  陈志强是盱眙马坝人,1993年高中毕业,在家里干了几个月的农活,锄草、担肥、洒农药,这让至今仍满脸书生气的他感到“实在干不下去”。这时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哥哥给了他150块钱,让他去外面闯闯。

  1994年春节前,陈志强跟着同村人来到常州。在同村人的引荐下,他在一家电子厂找到了第一份工作。站在流水线上做操作工,一个月600块钱。

  第一次拿到工资让陈志强感到从未有过的充实,他说这种感觉在打工的前一两年中一直持续着。“小时候每次去镇上赶集,都是伸手向父母要钱,还不敢多要,最多要10块钱,买点小东西。”陈志强说,在常州工作后,“拿到自己的工资,上街逛逛,想买什么就买点什么。”陈志强做了一个夸张的动作,将600块钱比画成厚厚的一叠。

  为“涨工资”自学电焊

  在常州的一群同乡中,高中毕业的陈志强学历最高。但是,让他苦恼的是,带着他从老家马坝出来,推荐他到电子工厂工作的同乡都是小学或初中毕业,学问都不如他。工厂老板找他谈话的时候,问他工作苦不苦,他说不苦,比起呆在老家种田轻松多了,唯一难过的地方是“学校里学到的东西都用不上”。

  在电子厂附近,他认识了几位做铝合金的老乡,在得知他们一个月能拿到1000多块钱的时候,陈志强吃了一大惊,随后他恍然大悟,“原来挣钱多少和学历没有关系啊”。1996年,他跟着这几位做铝合金的老乡,学会了电焊。这门手艺比他的高中毕业文凭有用多了。陈志强迅速拿到了1000元以上的工资,到现在为止,他拿到的最高工资是去年7月,在南京接到的外墙面安装任务,铝合金的外框要焊接在墙壁的铁架子上。“工程要赶在十运会之前结束。”陈志强说,“70块钱一天,工资当月结算。”

  很少遇到拖欠工资的老板

  “拖欠工资?很少。”多年的打工磨练,让陈志强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他说他有一个秘密的测试老板的法子,百试不爽。在和不熟悉的老板打交道的时候,他都会在第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向老板讨要工钱,说自己刚出来没有生活费,能不能先给第一天的工钱救急。一般老板都会给,也有坚决不给的。倘若是碰到了后者,陈志强就会不要这一天的工钱,拎包去找另一份工作。他的经验是,不愿意给第一天工钱的老板,极有可能不给你一个月的工钱。

  还要学其他的东西长本事

  现在,陈志强在菊花台附近租了一间六七个平方米的小房间,100块钱一个月。上个月,仙林南师大技校的工程结束了,他便回到安德门来找工作。他在老家的镇上已经盖了新房,母亲前几年过世,父亲一个人住在老家村上,哥哥在市里的银行工作。“大哥要给我找工作,我不愿意。”陈志强说,“我还是喜欢去不同的地方。”摊开他一直攥在手里的那本书,是一本《老板喜欢这样的人》。

  陈志强的一个姨哥也在南京,前不久刚在奥体中心买了一套40多万的房子,“今年中秋节就是在他家过的。”姨哥出来打工的时间比他早,后来学会了开车,再后来买了一辆货车搞货运。现在,姨哥的手上有三辆货车。陈志强几乎也有过类似的发财机会,1996年的时候,他跑到了广东,“那个时候从城里到田里都是工厂”,很多工厂开工建设需要货运,可惜他觉得那地方语言不通,“心里慌慌的”,他又跑了回来。

  “要么拿钱,要么学点本事。”这是陈志强现在找工作的两个衡量标准,他说他还要多学学其他东西。还要求什么呢?他说他也想在南京安家。三十岁出头的人了,还没有女朋友,家里催得正急。当我们的美女摄影记者赶过来给他拍照时,他忸怩起来,一双手紧张得不知道往哪里放。

  作者:/来源:南京晨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