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山东胶州:又见胶城秧歌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4日13:48 人民网

  今年2月,胶州秧歌和茂腔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历史渊源,成功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5月12日,胶州市成功举办了首届秧歌文化节,万名游客涌向胶州,一睹胶州大秧歌"三弯九动十八态"的风采;6月15日,胶州大秧歌在山东省(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大型文艺晚会"鲁信之夜·齐风鲁韵"盛装亮相,吸引着国内外宾客的眼球,沉寂多年的胶州大秧歌再度火爆起来。

  如今,胶州大秧歌越扭越红火,已经成为胶州标志性的地域文化旗帜和一张新的城市名片。

  百年秧歌传风韵

  被誉为山东三大秧歌之一的胶州大秧歌,作为胶州湾畔滋润成长的传统民间舞蹈艺术奇葩,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据记载,胶州秧歌,起源于胶州马店镇东小屯村、南旺村,又被人们称为"三道弯"、"扭断腰"。相传明末清初,该村的赵姓、马姓两户人家因生活困难,逃荒关东。他们两家人中有老头、老婆、儿子、儿媳、孙女三代人,在逃荒路上,开始沿途乞讨,后改为"唱门子",由老头背腰鼓、儿子舞打狗棍、老婆背翠花包,一面舞之蹈之,一面唱民歌小调,这便是胶州秧歌的雏形了。"一更里,遇撞着老天爷大雨直倾……,二更里,闯关东两泪潺潺……"传统秧歌段子《关东五更》真实地反映了他们闯关东的生活。返回故乡后,经过多年相传,不断改进,胶州秧歌演变为具有男刚女柔的鲜明特色和"三弯九动十八态"的舞蹈风格。"绿杨城郭杏花村,迭肩挨肩集比邻。扇影衣香人欲醉,笙歌围住一团春。"这是清咸丰进士宋观炜观胶州秧歌后的作品,今人读之,犹觉如临"扇影"、"衣香"之境。其风格特点中蕴藏和体现了胶州特有的人文经济风貌和胶州人的独特性格。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胶州秧歌"安锅"之处达50多处,出现了村村都有秧歌队的盛景。

  随着社会文化价值多元化的冲击,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特别是年轻人嘴边哼唱的都是流行音乐,对一些舶来的"洋节"追捧,民间文化正承受着巨大的冲击,有的甚至正在面临消失,胶州秧歌也不例外。许多年轻人对于秧歌不屑一顾,或者认为学习秧歌是件落伍的事情。胶州秧歌面临重重困境。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当胶州大秧歌荣登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消息刚传到胶州,今年5月,胶州决定举办一次秧歌文化节,重现当年胶州的辉煌,让胶州秧歌越扭越火越扭越远,成为人们认知胶州的一个文化符号。

  秧歌"飞"进百姓家

  "听见锣鼓点儿,搁下筷子搁下碗;听见秧歌唱,手中活儿放一放;看见秧歌扭,拼上老命瞅一瞅……"这几句顺口溜,说的就是人们对胶州大秧歌的喜爱。

  今年5月,胶州成功举行了首届秧歌文化节。44支秧歌队伍穿行在大街小巷。舞动的彩绸、欢快的锣鼓、高亢的唢呐和盛装的艺人,让市民大饱眼福,实实在在地过了一把秧歌瘾。"秧歌节举办后,市民们对秧歌的热情是一浪高过一浪。"胶州市文化馆馆长张剑告诉记者。

  每逢周末,退休在家的王大妈都会叫上三两个好朋友,拿上彩绸、彩扇,一同到秧歌城扭扭秧歌,锻炼锻炼筋骨。"年轻的时候就喜欢扭秧歌。以前工作忙,没时间。现在退休了,扭扭秧歌,既能锻炼身体,又可多认识朋友。"王大妈说,她还参加了老年秧歌队,还是主力呢。

  这两天,家住马店镇东小屯村的陈家友和他的几个徒弟正在村文化大院内排练秧歌节目。陈家友从小就喜欢扭秧歌,是村里的"台盘"。"后天,俺村的秧歌队就要高密参加一家公司成立5周年的庆典活动。这不,在演出前再排练一次。"陈家友告诉记者,他们村就是远近闻名的秧歌之乡,全村1200多口人,上至80多岁的老太太下至咿呀学语的小童都会扭两下。扭秧歌已经成为村民生活的一部分。

  不仅如此,胶州秧歌还进了校园呢。从当地教育部门得知,从2005年8月开始,全市已开始实施秧歌进校园的方案,在10-16岁的中小学生中大力普及大秧歌。"学生一接触就觉得很有趣,很多孩子的课外活动都选择了大秧歌。"振华小学的王校长告诉记者。秧歌文化节后,青岛茂腔剧团正在积极筹建秧歌培训基地,采取先培训骨干、再由骨干培训队员的方式,先期培训学校、乡镇、社区骨干200人,力争在3年时间内让每个村庄、每个学校、每个社区都组建起一只或几支秧歌队。

  目前,胶州市群众自发成立的秧歌队有近百支,街头巷尾,农村社区,随时随处可以见到头戴彩巾、身披行头、手舞红绸的队伍扭秧歌情景。每到春节、元宵节等重大节日,胶州城内外唢呐欢奏,锣鼓喧天,秧歌队伍遍串大街小巷,常使观众迷恋得"忘了饥渴忘了家。"胶州秧歌成为人们娱乐休闲的最爱看的一个节目。

  "名片"连锁效益初显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文化生产力,带来经济效益,才能有更多的资金反过来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胶州市市委书记李皓如是说。

  胶州市借助首届秧歌文化节的东风,果断地把连续开了6年的胶州投资洽谈会融入秧歌文化节中,唱出了一出出"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好戏。"胶州不仅仅有好的投资环境,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韩国客商金铭春在胶州经贸洽谈会上感慨地说。秧歌文化节期间,胶州举行了系列经贸活动。据统计,在节日期间,全市邀请国内外客商260多人,共达成签约项目29个,合同利用外资1.15亿美元,合同利用内资9.7亿元。而在美食一条街、艺术一条街和全国百强县市汽车巡展上,日均客流量达34万人,日均销售119万元。节日期间,两条街的总销售额达到395万元,汽车展交易额则达3000万元,使商家赢得了个盆满钵满。

  "我们打算在这里建一个主题公园,并搭建一个秧歌台。"10月23日,胶州少海管理处的姜顺聚手指着办公室墙壁上的少海新城总体规划图告诉记者,把具有浓郁乡土特色的胶州秧歌融入到少海新城的建设中,拉动少海的旅游经济。目前,在胶州的韩国企业达800多家,长期居住在胶州的韩国人达1万多人,韩国人朴永浩说:"来胶州投资,除了有优越的投资环境外,很大程度上是受胶州浓厚的文化氛围的吸引。在韩国,最早听说胶州的就秧歌,现在提出胶州,就知道秧歌;提到秧歌,就想起胶州。

  "胶州秧歌通过市场化运作,完成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潜能的开发,并实现了文化保护和经济开发的良性循环互动,把文化财富转化为巨额经济收入。"胶州市副市长李军梅说,最近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结果,2005年全国百强县市排名,胶州市位列第26位,首次跨入全国前30强,比2004年前进了7个位次,在全省居第4位,在青岛位列五市之首,标志着"351"奋斗目标圆满实现,为胶州"十五"规划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据悉,胶州将进一步利用好秧歌这张"名片",打造"秧歌之都"的同时,进一步发掘胶州的旅游资源、人文资源、经济资源,吸引更多的客商前来投资置业,让全市文化、旅游与经济发展并驾齐驱,让"金胶州"辉煌重现。(人民网青岛11月4日电)

记者宋学春  通讯员赵法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