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山东胶州南三里河村:“书写”和谐新农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4日14:43 人民网

  集体资产过千万元,年收入400多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7800元,孩子上学有奖励,老人生活有补助;村庄整洁靓丽、绿树成荫;文化大院里衣香扇影,笙歌笑语;文化街宣传栏图文并茂。山东省胶州市南关街道办事处南三里河村处处呈现出富裕、祥和的和谐文明的新农村景致。而在三年前,这个城边村还是一个集体资产不到200万元、年收入不足百万元的村庄。

  “一棵”白菜增收百万元

  白菜是再普通不过的蔬菜了,市场上一棵七八斤重的白菜也不过才卖两三元。南三河村的大白菜贴上"三里河"商标后,装进礼品箱里运到外地,两棵白菜就能卖到100元,是普通白菜价值的二十多倍。仅大白菜一项,每年能为该村带来一百多万元的收入。

  同样是一棵白菜,身价却是两重天。为啥?原来,南三里河村不仅是扬州八怪之一高凤翰的故乡,而且还是闻名海内外的胶州大白菜的原产地。胶州大白菜具有帮薄、叶嫩、汁白、味鲜的特点,深受群众喜爱。2003年,新一届支部班子上任后,与农业科研单位联手合作,按照绿色无公害标准进行生产,建立了30亩胶州大白菜生产基地。当年,一棵白菜卖到了10元的高价。为重振胶州大白菜"雄风",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农民收入,该村更是大力组织村民种植胶州大白菜。同时,村委向国家工商局注册了"三里河"商标,成立了胶州大白菜销售公司。

  如今,"三里河"牌大白菜已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远销到了北京、山西、辽宁、广东等省,仅那30亩生产基地年收入就达150万元。

  一张简报凝聚百姓心

  每月5号,该村每家每户都会收到一张由村委办的"报纸"--《三里河文化村简报》。简报上刊登了上个月的村财务收支、上级政策法规、村民的意见建议、村里的好人好事等内容。"俺不出门,便可知村里事。简报送到家中,家里人都争着看呢。"该村村民王勇乐滋滋地说。小小简报成了村民了解村情,参与村庄管理的快捷"通道"。

  三年前,该村班子散软,工作难以开展。2003年新班子组建后,首先从完善组织入手,建章立制,解决了财务不清、办事不公等问题,但有时尽管村干部替村民办了好事,却得不到村民的支持;而村民的想法,村干部也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为此,村委决定办一份简报,鼓励村民把自己的想法、建议写出来,发在简报上。简报成了沟通干群之间的"连心桥",读"报"成了村民的"必修课"。村民心里亮堂了,干群关系理顺了,一切难事好办了。

  一条"妙计"建成文化村

  "家底厚了,腰包鼓了,精神文明建设不能拖'后退'。"这是全村民的共识:修街整巷,栽花种草,建设文化大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该村的"文化墙"了。

  在进出南三里河村的那条宽阔洁净的柏油路上,路两旁不仅竖着各种公益广告牌,一面面彩旗迎风飘扬,而且路北侧"文化墙"上,写满了政策法规、科技经济、道德文化、计划生育、卫生保健等知识。这道"文化墙"与村文化大院、三里河文化和旅游纪念品展室、高凤翰纪念馆共同成为该村建设文化村的亮点。

  提起"文化墙"建设初衷,该村党支部书记薛瑞海说,这400多米道路,是直通新城区的主干道,但道路北侧是一片农田,路边杂草、粪土和垃圾随处可见,使村庄形象大打折扣。"修一道隔离墙,在墙上喷刷一些公益广告和科技知识,既美观又能学到东西。"在一次村委会上,村民徐立贵提出了这样一条"妙计"。如今,这"文化墙"成了村民学科技的好场所了。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挖掘三里河文化和高凤翰文化资源,将其发展成为一个文化产业。同时,进行旧村改造,腾出空间发展二三产业,建设和谐新农村……"村党支部书记薛瑞海如是说。(人民网青岛11月4日电)

记者宋学春  通讯员雷冬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