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记者专访黄仲咸老先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6日00:00 东南早报

  今年将资助7000人

  记者(以下简称“记”):从1959年到现在,为公益事业一共捐了多少钱?

  黄仲咸(以下简称“黄”):自己没有具体算过,光资金别人说是3亿多人民币,固定资产就没法统计了。

  记:那资助的学生呢,有多少人了?

  黄:4万多人,都有登记造册,姓名、年级、地址,很详细。

  记:您对学生的资助把关比较严,每一笔都要亲自过目吗?

  黄:会看,这样才放心。要把钱用到刀刃上,让真正需要帮助的孩子有钱读书。虽然也有20%是靠关系得到资助,但有80%是贫困孩子,大多数钱用到位了。

  记:像今年您要资助7000个中小学生,这么多人怎么挑选出来?

  黄:由福建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和各地区这样的促进会,到学校挑选贫困的学生,然后报上来审核。

  记:每个人每年500元,会不会不够用?

  黄:不能在一个学生身上花太多,刚好能保证他们完成学业就行,这样就可以帮更多的人。

  记:那大学生呢,为什么没有资助大学生?

  黄:开始有,现在都是中小学生了。大学生眼高手低,出来后不想干脏活、累活,蓝领的工作也是要有人干的。大学生有知识可以养活自己,再说他们已经那么大了,应该自食其力。我像他们那么大的时候,什么活没有干过?现在很多年轻人实在是太娇气了。而中小学生不一样,他们还小,还没养活自己的能力。

  记:有没有想过他们会怎么报答你?

  黄:没想过。不要说报答我,我不需要人家报答。如果要报答,就好好学习,将来报答国家。父母当年说了一句令我受用终生的教诲——“让真正需要的人享用财富”。这算是对那句话的一种回答吧。

  下一步先考虑安徽

  记:您的公益事业从家乡起步,逐步发展到整个福建省,有没有打算扩展到全国?

  黄:除了福建,我也在考虑捐助其他省份的贫困地区,第一步先到安徽。在南安办公益有时候还会被索要红包,不然就不报道、不办事,厦门情况相对比较好。

  记:像您说的,既然在捐资公益的过程中会遭遇不愉快,为什么还要一直坚持下去?

  黄:这毕竟只是少数,还是好人多。我们中国人一定要爱国。我希望祖国强大,祖国不富强,华侨再有钱也给人家看不起,我很怕这个。国家富强靠教育,科技发达了,人家就不敢轻视。这也是促使我回国办公益,特别是捐资教育的动力。

  记:很多人把钱捐给教育盖房盖楼,以自己或亲人的名字命名以示纪念,您为什么不写自己的名字呢?

  黄:不用写,真正做好事谁都会知道。我盖那么多楼,没有一栋写我的名字,都是以老家“仙都”命名,或泛称“印华楼”、“继志楼”,仅个别用父亲的名字,或叫“念慈楼”,纪念父母对我的恩情。

  做生意不输陈嘉庚

  记:我们中国人讲究“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您一生倾心公益事业,除了爱国热情,有没有想过为自己留个好名声?

  黄:没有。那么多媒体,都是自己来找我的。爱国爱家,这个很重要。

  记:有人说您是“南安的陈嘉庚”,您有什么看法?

  黄:陈嘉庚先生对国家贡献很大,值得我学习。论做生意,我不输他。我有“金鸡母”。把钱存在银行只能获得薄利,钱是死的,难有大作为。但是投入到基金会,为基金会置办产业,能够自主经营发展,钱就活了,基金会就会拥有源源不断的财源,就像养了能下蛋的“金鸡母”。

  记:这么多钱和资产捐给公益事业,没有儿女反对吗?

  黄:你知道什么叫“富不过代”吗?在印尼我见的太多了。很多华侨有钱了,儿女就不去工作,一味在家享乐,家业很快败光。该给他们的,已经给他们了,留太多钱给儿孙,不一定是好事。“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的生活应该自己去创造。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