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包机扶贫”教会学生“中国式虚伪”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6日00:01 红网

  400多人集体包机前往贵州,这样的“壮举”不是来自纯粹的旅行团,而是深圳市北师大南山附中的初二学生:为了让学生们体验当地的艰苦贫困并得到锻炼,学校组织近400名初二学生赴贵州进行“手拉手西部行”扶贫助学活动,由于路途遥远要乘飞机往返,每名学生费用高达2000元。据悉,这次实践活动还要打学分,有健康原因或者家庭困难不能前去的,需要写明原因并经过家长签字。(11月5日《南方都市报》)

  “包机扶贫”甫一曝出,就在网上遭到了网友们的炮轰。虽然学校负责人表示,“学校组织的是社会实践活动而非旅游创收,学校从中没有任何收益”,但这看上去更像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无论从哪个角度说,2000元的社会实践活动,都不可谓不昂贵。如果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们体验艰苦并锻炼意志,完全没有必要跑这么远,更用不着花这么多钱;何况,坐着飞机去体验贫困,岂不是和所谓“出国考察”一样虚伪吗?而如果是要到西部扶贫助学,那么就该省下400多人的机票钱才是,一群人坐着飞机到贵州去进行“纯精神意义上的”扶贫助学,能有什么意义?

  剥开“包机扶贫”这只洋葱,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层又一层虚伪的外皮:最外面的扶贫助学是虚伪的,稍里边的体验贫困锻炼意志也是虚伪的,“学校从中没有任何收益”的表态是虚伪的,学分压制下的“自愿参加”仍是虚伪的——“包机扶贫”被一层层剥开后,剩下的最后一层皮是“一次昂贵的远足”,可就连这亦是虚伪的,有谁见过“被挟持”的观光旅行呢?此时我们方才发现,洋葱原来是没有心的,它根本就是一个虚伪的综合体,真相被巧妙地隐藏在了一层又一层虚伪外皮的背后。

  无论多么牵强附会,行法外之事、谋分外之利前,总要撑起一张虚伪的“大旗虎皮”,这是我们千百年养成的一个特色。朱棣明明是要造侄子的反,却偏要自诩为靖难;明明是用公款出国旅游,却偏要美其名曰“出国考察”;明明是公务员要涨工资,却偏要说是为了拉动消费;明明是瞒报灾情,却偏要说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也正是在这种自上而下的“羊群效应”作用下,我们的诚信品质被一点点磨蚀殆尽,大家的规则意识被权力意识、拳头意识、利益意识彻底取而代之。

  “包机扶贫”其实就是在这种“中国式虚伪”模具里捏制出来的。交了2000块钱飞到贵州去“扶贫助学”的学生们很快会发现:原来所谓“扶贫助学”就是把钱“捐”给航空公司,然后和穷孩子们一起拉拉手搞搞无聊的联欢;原来所谓“体验贫困”就像是到野生动物园坐在汽车里观看车外的动物一样,坐着飞机吃着零食参观穷孩子们田间地头耕作的辛劳,然后回来写下一篇“有钱真好”的感悟文章。最后他们还将发现,老师们的飞机票原来都是学生买的,每多去一个学生,班主任原来还有提成。这就是学生们能从“包机扶贫”活动中学习到的全部。

  值得担忧的是,此风一旦泛滥开来,那么今天可以“包机扶贫”,可以包机体验贫困,没准学生们明天就该出国接受锻炼了,反正不去就扣学分,家长们敢不交钱?这是一个凡事都流行“要从娃娃抓起”的年代,“包机扶贫”的“启示意义”也许就在于:虚伪也要从娃娃抓起?

稿源:红网 作者:舒圣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