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城市偷听,耳朵有罪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6日02:40 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陈屹

  ■主持人的话

  “小刀断雨”的一个帖子“偷听北京”,催生出了一批“偷听”的帖子,从北京开始,在长沙、西安、延安……一路蔓延,上海终于也没有逃过。“偷听上海”的帖子不多,可却引出了各路声音,上海话专家从方言语系入手,对于“偷听上海”不成气候做了成因上的解释;尴尬经历遭人偷录的当事人却从法律角度提出了隐私保护的问题。“偷听”到底是

文化还是侵犯隐私,你怎么看?撇开网络传播,你有过“偷听”或者“被偷听”的趣事吗?

  公交车上的偷听体验

  □八爪鱼 32岁 编剧

  我是一个极爱听别人说话的人,不但爱听熟人说话,也爱听陌生人讲话。别人和你说的时候,你是当事人,太过投入反而容易错过很多语言的乐趣,就像“偷听北京”里头被记录的那些话,北京人自己是未必觉得有趣的,就因为太熟、太自己了。听别人对话就不一样了,自己是超然事外的,有一种判断在里面,通过听说话,我了解的不但是事情的来龙去脉,还会对漂亮句子的本身产生审美愉悦。

  为了更好地听别人说话,我放弃了相对比较舒服的出租车,也放弃了相对比较保证时间的地铁,我喜欢坐在公交车上听别人聊天。

  我曾紧紧跟在一对从车站上就开始聊天的好朋友身后上了车,为了听他们说话,我还放弃了座位,就挨着他们站着。我戴着一副浅色眼镜,手里还会捧一本书,这些是必要的道具,因为在听陌生人聊天的时候,我没有办法做到不动声色,必要时,我需要道具的掩饰。

  可是,有一次,我碰到过一个高手,他正在给朋友讲一个故事,他讲得惊心动魄,我听得心惊肉跳,正讲到高潮处,他戛然而止,对朋友说,后面的事情下车再告诉她。说完,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我知道自己暴露了。

  故事的结局我至今没法知道,虽然和一群以编故事见长的朋友续过无数种结局,终究觉得不对路,就像维纳斯的双臂,断了,任你怎么接,都是别扭的。

  公交车上“偷听”来的各种家长里短很多都被我写进了剧本,可是,我有一个原则,绝对不会暴露“被偷听者”的隐私。

  听,是谁在说话

  □小蓓 24岁 媒体从业人员

  “听资”最丰富的非洗手间莫属了。无论员工间的是非、还是办公室里的八卦,甚至是人事上的变动,真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听不到的。总有那么几个胆大心粗的“大嘴巴”喜欢一边对着镜台修饰整理一边起劲地传播小道消息。却不知,里面隔间里往往还有一个进也不是出也不是的尴尬者。

  无论是偷听还是被偷听,我个人觉得,尤其是公共场合的无意偷听应该还是属于一种文化吧。至于个别侵犯到隐私的内容,就不提倡公开和传播了。

  我的妙语被写进专栏

  □斯雯 28岁 文秘

  其实“偷听城市”并不是什么新概念,很多艺术作品中的鲜活语言都来自生活。我特别喜欢听相声,而相声中很多诙谐有趣的话都是艺术家在生活中听到的,经过艺术加工,就变成了一门笑的艺术。“偷听城市”不过是将“偷听”的内容换了一个展现的舞台。

  我也被“偷听”过。那次,我和一个好朋友坐在一辆空旷的公交车上讨论她的一段感情,一开始我们说得很小声,可是说到激动处,嗓门不知不觉就提高了一个八度。我为了劝她放弃这段没有结果的感情,说了很多自以为很精辟的话。

  过了几天,我在看一篇很喜欢的专栏文章时,突然尖叫起来,因为我发现那天我劝朋友的一些妙语,被自己喜欢的一个专栏作者用在了她的文章里。那个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这样写道:“那天,坐在548路公交车上,听到了一段精彩的对白,关于爱情的,觉得很好,拿来和大家共勉……”

  为了这段话,我激动了很久,同事们也因此称我为“情感专家”,常常和我讨论一些爱情问题。

  后来的很多天里,我在乘548上下班的路上,都会仔细地寻找,希望在人群中找出那个专栏作者,可是毫无线索。车厢里的聊天还在继续,可是我的妙语再也没有出现在她的专栏里。

  听是听了,偷却没有

  □狒狒 26岁 职员

  自从网上开始热起“偷听北京”、“偷听长沙”、“偷听西安”这类偷听帖子,我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在上下班的路上放弃了听音乐的耳塞,开始用耳朵倾听。

  我们部门的几个哥们还会在午休时间交流一下昨晚今晨在路上听到的好玩的话语片断。因为我们都是北方人,到上海的时间也不长,很多俚语听不懂,“原音重放”时刻的情景就比较好玩,说的人结结巴巴,像我这样的新上海人听得一头雾水,上海同事却是啼笑皆非。连蒙带猜,加上上海同事的现场解析,我们这些“外地人”的沪语水平倒是颇有长进。于是大家听得更加起劲了。

  听归听,我却从来没有在网上发布过。除了上海话很难用文字体现它的神韵之外,我更怕惊扰了“原唱”。虽然说者是在公共场合说的,并且说得又是那样的酣畅淋漓,旁人想不听都困难,可是说者当时肯定如置身无人之境。如果“原唱”在网上突然看到了某年某月自己在某地说的一段话,那么平日被自己当作空气的陌生人,一下子就会在他的心中变成毒气,以后他自然不敢再在公共场合海阔天空,那我们还听什么?

  欢迎身边的文化

  □小张 31岁 部门主管

  “侬晓得伐,退休工人又要加钞票了?”“上个礼拜南京路抢金条的强盗捉牢了!”这是我最近“偷听”到的。把在街头巷尾、车船码头随处可以“偷听”到的市民话语贴到网络上算不算文化?我认为应该理直气壮地算作上海文化的一部分。

  文化不应该是少数专业文化人士的专利品,也不限于剪纸、顾绣、本地滩簧等民间艺术,每个市民在现实生活中怎么穿、怎么吃、忙什么、说什么都是在创造市民文化。网友把“偷听”来的市民最新鲜、最原始的话语搬到网上就是在记录上海的市民文化,说不定还能为传承上海方言作贡献呢!

  “偷听××”也许与博客热一样,是市民看腻了脱离现实生活的古装戏、武打片,听够了无聊炒作的明星艳闻逸事后的反抗。摆脱那些虚假无聊的东西的束缚,自己动手,搞自己的作品给自己欣赏,贴近生活、反映市民真实心态,随意又有趣地参与市民文化,何乐而不为?又没有指名道姓,当事人何必神经过敏、对号入座呢?尽可置若罔闻。网友不妨轻松写,添些乐趣;轻松读,一笑了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