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由“全民储蓄”到“消费社会”的路还有多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6日07:49 大众网-大众日报

  美国总统布什1日在接受一个电视台节目采访时说,他希望中国能从一个“全民储蓄”的国家转变为一个购买大量美国商品的国家。布什认为,中国应该变成一个由消费者组成的社会,因为现在的中国是一个拥有过多储蓄者的社会。(11月4日《重庆晨报》)

  布什显然是站在美国国家利益的基础上,来发表这番言论的,我们大可不必当真,一笑了之也罢。但是,抛开布什先生“狭隘”的国家利益立场,其希望中国由“全民储蓄”

的国家转变为“消费型社会”的“建议”,却值得正致力于建设和谐社会的我们细细思索。因为,无论是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视角看,还是从实现国民幸福与自由的社会发展视角来解读,中国的发展模式逐步实现从“全民储蓄”向“消费社会”转变,都是一种必然。这与是否购买大量美国商品无关,而与国民福祉半径的扩大与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

  统计数据显示表明,中国目前消费率仅为43%左右,大大低于各国人均GDP1000美元水平时61%的消费率。这是一个浅显的道理,当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人们却有钱不敢花,并乐于当“守财奴”,肯定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同时,这种“全民储蓄”对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不是一个好现象。因为消费疲软,会使经济发展失去最有力的“助推器”。

  那么,国人做“守财奴”的后顾之忧到底在哪里呢?用民生最流行、最朴素的回答就是:留点钱供孩子读书、买房子、看病。人们手里有点钱,基本上都为了学费、买房和看病而谨小慎微、捉襟见肘了。对于这一点,相信大多数“守财奴”都是感同身受。这种居民基本层面成本的持续攀升,大大强化了居民的储蓄意愿,影响和制约了城乡居民家庭消费的欲望,只能无奈地做“守财奴”。

  超越这种感同身受的微观层面。从一个宏观的视野看,国人甘愿做“守财奴”的根本在于,当前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社会保障水平低下以及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匀,导致民生没有足够的安全感,使居民消费也随之出现了“自我保障性后移”,进而导致了“全民储蓄”。

  对于“消费社会”的憧憬,并不是形而上学的建构,而是基于一种实实在在的大众生活。由“全民储蓄”到“消费社会”的路还有多远?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先自问在解决住房、教育、医疗等这些新的现实问题上,我们是否已经拥有了足够的认识,是否已经具备了消费社会要求的最基本的制度保障。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国人才敢真正放心大胆地汇入全球消费主义的大潮中,才会从一个尴尬的有钱不敢花的“守财奴”角色中解放出来,国人的消费率和储蓄率才会回归到一个理性的水平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