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苏果接盘爱心超市惹争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6日07:54 南京晨报

  晨报讯 “当初预期很完美,具体运作起来却有点犯难。”市红十字会的一位人士表示。在去年5月8月开业的“红十字博爱超市”,其相关职能已由苏果超市全面“接盘”。据悉,之所以有这样的“变故”,主要由超市运作陷入尴尬所致:捐赠物品来源少,物品单一,不合受赠人的味口,成为博爱超市发展的“拦路虎”。

  凭代币券仍可领取救助物品

  中山路233号,原爱心超市所在地,红色醒目门头,已经改换成了“苏果”标识。曾被媒体广泛关注的南京首家“博爱超市”就此消失了?

  随后,记者从苏果超市了解到,“博爱超市”固定门店已撤销,而原先,每月发放救济物品的职能,则由苏果全面“接盘”。该超市王经理补充说,我们与市红十字会确定了合作关系。原爱心超市撤销,并不影响需要的市民领受助物品。受救助的市民,拿着“红十字会”印发的代币券,就能在每周五全天,在苏果便利店随意挑选除烟酒以外的物品。据记者了解,红十字会在每月把代币券发给指定受助人,并核算出代币券发放总金额,以现金支付给苏果超市。苏果超市则同时担任采购与发放工作。

  爱心超市物品单一成“致命伤”

  苏果王经理表示:“目前已发放了第一个月的救助物品。从受助人群那里得到反馈,对这种新模式还是比较欢迎的。毕竟这里有几千种物品可供救助人选择。”一位受助人颇为感慨地对记者说,今天我在苏果超市领取了受助品,不仅仅有大米、油,还为家里小孙子选择了牛肉干。而以往在博爱超市,选择面很窄,只有几十种商品,一张10个点的券,最优的选择只能买米和油。

  一位南京红十字会人士坦言,“现在看来,当初构建博爱超市想法是很单纯的。但实际操作起来不是一回事。起初是想把爱心超市,搭建成一个捐赠平台。鼓励企业把部分日用品捐献出来。但在运作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一些商家捐赠出的物品,多为滞销品,不符合受助人的偏好。加之社会上为受助人捐赠日用品的商家很少,开业个把月才接到几笔。无奈之下,红十字会只得拿出钱来外采日用品。但由于资金有限,使受助的物品种类,勉强维持在30种上下。久而久之,对受助者吸引力变弱。”

  “为了节省人员开支和成本,选择苏果代采购和代发放的模式。为了发放物品价格核算便利,同时取消‘点券制’,改为100元一张的‘代币券’。”该位人士指出,取消原先的模式,也是重新定位受助人群,受助人群主要集中在因病、因意外急需得到社会关怀的市民。他们对物品的需求,已不局限于吃饱穿暖。

  受助“新模式”会让捐赠变味?

  一位关注此事的省红十字会人士表示,“新模式”虽然便利了受助人和红十字会,但比较担心这种捐赠是否会变味。她表示,博爱超市只对受助人开放,所以,受助人在原先的博爱超市购物,能有较为深刻的记忆。而在苏果购物,这种感受恐怕会大打折扣。此外,原先设计的“点券”也是有用意的,就是想淡化“金钱味”,因为爱心是无价的。但现在采用代币券,结算虽简单了,但也失去了其他东西。

  对此,市红十字会博爱超市一位负责人也承认,在得到便利的同时,可能也会失去一些东西。但经过权衡,还是采纳了新模式。

  爱心超市变故凸显捐赠薄弱

  南京财经大学胡教授指出:“红十字会,采用这种模式,可能是不得以而为之。从爱心超市变故,能侧面反映出整个社会捐赠意识还存在薄弱环节。也能从该件事情中反映出,捐赠方和受助方之间信息的不平衡性。我们需要有一个机构为双方提供有效信息。”

  一位已从事40多年捐助事业的女士表示:“如今受助人群需求也是差异化的,不能用一种统一的标准去运作,这样的捐赠效果不会太好。所以,建议多采用定向捐赠法。由红十字会等慈善机构定期向社会发布有效的‘捐赠需求’,然后,组织符合捐赠物品要求的商家参与。这样一来,捐赠效率和效果会大大提高。”

  作者:黄阳阳/来源:南京晨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