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官员的嘴"真的有那么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6日08:33 浙江在线

  在不少地方、部门,公务接待明显超出了“合理”范畴,已成为一种不正之风,成为腐败的一种重要表现。至于这种公款吃喝风到底猖狂到了何种程度,今年8月,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政策动向课题组引用的有关数字为:2004年全国公款吃喝3700亿元。《瞭望》

  官员一年吞进“嘴”里3700亿!国家信息中心的预测着实让人为之一震。这一“震

”又引起了国人对“嘴”上腐败的一阵“痛打”,网民“骂”声不绝。近年来,国人见多了大贪大腐,对“官吃”似乎有些见怪不怪。而某些官员的“嘴”却越张越大,“只吃不拿,腐败不沾”成了不少官员的“座佑名”。我们姑且不论这个预测“水份”有多大,笔者认为,光凭官员一张“嘴”,还不足以吞下如此“天文数字”。

  弄清关键:把官员的公务应酬当作“官吃”,乃之腐败,有失偏颇。政府部门有接待处、接待科、接待室,这特为工作而设置,也是需要。“吃”也属于公务接待之列,属于“正当”开支,年初有计划、有预算。但要弄清楚哪些属于“吃”的范围,哪些可以“吃”,哪些不能“吃”,这才是关键。

  理不清还乱:目前,公务接待费是个“大杂烩”,什么都往里面装。不少部门把吃的、用的、送的、拿的都一律用公务接待费来列支,而且大部分都归到了“吃”的头上。因公而“吃”,自然能名正言顺入帐、报销。 “工作需要”:公务接待被部分官员理解为“吃”,成为工作“重头戏”。各部门年初自然要足额预算,吃不完,年底搞突击,“吃”光为止,一是能体现工作量,二是来年能突破预算,这是不少部门领导的普遍心态。不少基层尝过“苦头”,以清茶一杯、便饭一顿相迎上级检查组,往往检查就过不了关。同样,基层部门为避免“寒酸”,竭力拔高接待规格。

  吃出“名堂”:不少官员在“吃”上做足了“文章”。把“吃”延伸到歌厅、舞厅、旅游等娱乐消费,一律开“吃”的发票。不但“官吃”,个别官员把“吃”的签字权下放给亲朋好友,只要签上官员的大名,就可“白吃”。更有甚者,有的官员出差“官吃”,回到单位照样拿就餐补助。

  “传统习俗”:中国人有节日情结,官员也不例外。过年过节总得给干部发点福利、一起吃顿饭,这也是“人之常情”。下级部门的干部到上级开会、培训,上级部门到下级检查、指导等,热情招待成了“传统”、“惯例”,有的连“纪念品”等也算在“吃”的头上。

  给“吃”正名:还公务接待费以本来面目。我党一贯提倡勤俭节约,公务接待有严格的规定。官员工作检查、参加会议等一律吃工作餐。“工作餐”与“官吃”却有天壤之别。这也有榜样,胡总书记、温总理到基层视察,吃农家饭、喝农家水,吃了还要付钱。同样是公务,对比胡总书记、温总理,那些大吃大喝的官员不觉得脸红?

  有效对策:控制公务接待费是扼住官员“嘴”上腐败的杀手锏。政府部门应严格按照要求,在审批下属单位接待费预算时,不能做“好人”,一定要把“吃”的“水份”挤干。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才能上行下效。笔者曾与一位将军到基层部队吃工作餐,面对丰盛的洒菜,将军只要了一碗面条,吃完立马离席。将军走,前呼后拥的处长们只好半饿着肚子跟着走。但从今以后,基层部队就常以面条招待将军。


作者: 沈良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