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消失了的码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6日10:01 重庆晚报

  五十年代的储奇门大码头,是很热闹的,那时我们全家住在河边的老关庙后街,到车水马龙的大街上,从储奇门码头宽大的石梯坎爬坡上去就是。

  说是宽大,那真的是宽大,一步石梯坎我们小人儿要分成两步走,走起来,身子腾一腾的,因为,那不是走,确切的说,是跃,而沿河住的小商小贩人家就有福了。两三步宽大的石梯坎合起来,就是一块平地。顶上支一张油布,下面放两三张白木方桌、几根硬硬的

长条板凳,卖豆花饭卖小面卖稀饭包子大白馒头……营生就开张了,生活就“央”起走了。

  在储奇门大码头宽大的石梯坎上为生的还有卖老荫茶的卖筷子的卖棉花糖的……我们就是那卖筷子的。

  父亲在城里的泸州日杂公司驻重庆办事处工作,办事处经营雨伞、竹筷、麻绳……星期天我们不上课,父亲就给我们在储奇门大码头宽大的石梯坎上,摆一方桌,上面摆着各式各样的竹筷,父亲怕我们人小记不住,就用红纸条写了价钱,逐一压在筷子下面。一个月四个星期,也就是十来块钱,可别小看了这十来块钱,那时它够我们全家大小六口人生活一个星期了。

  下雨天我们就跟着母亲到储奇门大码头卖雨伞。

  母亲背着雨伞撑着雨伞牵着我,一边走一边喊:“雨伞、雨伞,卖雨伞。”母亲的喊声,在雨中的大码头上飘荡,也和着风灌进我的耳朵里。在母亲的喊叫下,我也学着她的样,在大码头宽大的石梯坎上,扯开喉咙,叫了起来:“雨伞、雨伞,卖雨伞。”有人买,母亲收钱,我从母亲的背上取伞。碰上风大雨大,有些人过河没有带伞,我和母亲就到河边的趸船上去卖,一路走,一路叫,我们的喊声穿过大雨,在空旷的河边传得很远。

  大雨停了,回来关上竹篾条门数钱,身上湿润润的,脸上却阳光灿烂,又是一笔意想不到的收入,“妹妹,我们又可以吃肉肉了。”我高兴地对只有二岁的妹妹说。妈妈赶紧用手捂住我的嘴,“小声点,找隔壁张妈借的钱还没还呢。”

  后来储奇门经历了一场大火,那火在我记忆中烧了很久,来了“呜呜”叫着的消防车,但对木头和竹子搭就的捆绑房子没法救,一间接一间地烧,就像燃纸壳一样。

  大火后的一大片废墟上,种上了绿油油的万年青,残破的石梯坎经过彻底的换修,还安上了石栏杆,后来又修起了储奇门缆车,储奇门大码头干净、整洁了。

  世事变迁,道路拓建,储奇门大码头消失了,变成了一条宽宽的大马路,从朝天门直到菜园坝。虽然大码头消失了,储奇门还在,我时常从城里出来,沿着宽宽的马路下到河边,凭吊我儿时记忆中的大码头,我的那片乐土。

  李毓瑜

  网络编辑:王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