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空穴来风的“铁路建设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6日10:09 贵州都市报

  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5日表示,铁道部从来没有提出过这方面的议题,更谈不上正在酝酿这样的方案

  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5日表示,有关铁道部酝酿在火车票中加收铁路建设费,火车票将要涨价的消息纯属空穴来风,铁道部从来没有提出过这方面的议题,更谈不上正在酝酿这样的方案。(据11月5日人民网)

  不知道这算不算“意外”的惊喜,反正笔者是欢欣鼓舞的:铁道部原来是不准备收“铁路建设费”的。事实证明,5日的所谓收费是则假新闻,可以列入流言的行列。笔者注意到5日的报纸起码有几家对“铁路建设费”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评论,譬如《青年时报》的“铁路建设费是个什么费”等。编辑也好、评论者或者阅读者也罢,谁都不是孙悟空,但是在成千上万的新闻版本中我们为何对这则“流言”情有独钟呢?笔者以为在“铁路建设费”假新闻的背后要思考的应该是另一个常常被我们忽略的命题:为什么有些流言长得那么像真相?

  流言之所以是过街老鼠,显然在于其背离真实的负效应。但偏偏说“铁道建设费要收”了就那么像真话?这背后无非“情”与“理”二字。所谓“情”,就是在“年年春运年年涨、越涨越不要听证”、“火车票强制保险55年灰色收入达上百亿元”等情境中,尽管我们也深知铁路运输带有公共服务性质、建设费主要应该是国家财政拨付,但还是忍不住在不规范收费的惯性中倾向于铁道部的“想收就收”;二是“理”,关于“收费”的道理,老百姓还是“深明大义”的,不需要铁道部出面,我们自己就能给自己找到一堆“铁路建设费”征收有益的道理。

  被铁道部发言人斥为“毫无依据、不负责任”的流言,长得如此接近真相,或者可以逻辑地推论一下:那就是———也许在现有铁路体制框架内,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已经让我们习以为常了。对待流言,仅仅依赖主流社会价值制度体系维护者的赤膊上阵是苍白的,关键是要给“流言”一个制度化的出口:诚实正义的信息供给渠道(背后拷问的是铁道等垄断部门与公众的信息关系)、公众某种恐慌心理的有效疏导(老百姓担心铁道部门涨价的隐忧何以消弭)……形而上的问题不解决,形而下的流言就会变脸继续。

  天底下“流言”的下场无非有三:一般是当其被“澄清”后,虚构的假想成为笑话流传;也可能隐身为集体记忆的因子,蛰伏于公众意识中伺机卷土重来;最理想的是经由科学路径促成立法或社会政策的反思与考量。对那些“长得很像真相”的流言,不妨展开合理的想象和理性的批判。作者:邓海建来源: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