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南振中: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新华社优良传统和作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14:58 新华网

  在《新华社记者笔下的红色记忆》

  出版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6年11月7日)

  南振中

  各位老领导、老前辈,同志们:

  今天是新华社成立75周年的日子。社党组在这里召开《新华社记者笔下的红色记忆》出版座谈会,邀请老领导、老前辈同年轻同志一道,共同回顾新华人走过的道路,就是为了让全社同志懂得创业的艰难,就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新华社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南振中: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新华社优良传统和作风

  11月7日上午,《新华社记者笔下的红色记忆》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图为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代表社党组发言。王景和/摄

  去年8月,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新华社曾经精选抗日战争时期记者采写的相关新闻作品,编辑出版了《新华社记者笔下的抗战》一书,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今年年初,一些老同志建议将红中社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部分新闻作品再编一本书,供学习和研究之用。社党组和聪明同志认为老同志的意见很有道理,当即责成社史编写组和新闻研究所新闻史研究室的同志选编《新华社记者笔下的红色记忆——红中社报道中的土地革命》一书,作为《新华社记者笔下的抗战》一书的“姊妹篇”。

  作为新华社前身的红色中华通讯社,是1931年11月7日在十分艰险的战争环境中创建的,开始只有几个人,最兴旺的时候也不过十余人。红中社职工在一间简陋的民居里辛勤工作,既要播发电讯,又要编印《红色中华》报。他们始终坚持无产阶级报刊的党性原则,及时刊播苏区中央政府的文告和领导人的讲话,积极传播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的主张,宣传工农红军英勇战斗取得的伟大胜利,报道苏区人民为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的事迹,揭露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阴谋。他们还根据接收到的电讯编印《无线电日讯》,供中央机关负责同志参阅。七十多年前,我们的前辈忠实地履行“耳目喉舌”职能,为中国革命做出了积极贡献。

  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1月红中社暂时中止了播发电讯。就在主力红军撤离中央苏区之后,因病留守苏区的瞿秋白等同志不畏艰险,鞠躬尽瘁,坚持编印《红色中华》报,迷惑敌人,掩护主力红军。1935年11月25日,《红色中华》报在陕北瓦窑堡复刊,红中社亦恢复播发电讯。1937年1月,为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需要,红色中华通讯社改名为新华通讯社。

  收进《新华社记者笔下的红色记忆——红中社报道中的土地革命》一书的新闻作品,就是编写组的同志从红中社和《红色中华》报刊播的近千万字的新闻稿中挑选出来的。从这些新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广大军民艰苦卓绝的斗争史实;可以感受到红中社革命前辈辛勤耕耘、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当时,红中社设备简陋,只有一部完整的收发报机和一部只有收报功能的设备。他们靠手摇马达,竟然能够使红色电讯冲破国民党的封锁,把中央苏区的消息传播到国民党统治区。刘少奇同志1956年6月19日在同胡乔木、吴冷西、朱穆之同志谈话时曾经讲到,当年他在天津从事秘密工作时,总要收听红中社的新闻,并且还要把红中社播发的新闻油印出来,因为从这些新闻里可以了解一些真实情况。在湘赣西、鄂豫皖、闽浙赣、川陕边等几个主要苏区,甚至在中国境外,也可以抄收到红中社发布的新闻信息。在中国新闻史上,这可以说是一个奇迹。《新华社记者笔下的红色记忆——红中社报道中的土地革命》不仅是一部珍贵的文献资料,而且是一部难得的教材。认真阅读这本书,不仅有助于我们缅怀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而且可以激励我们更好地履行职责,满怀信心地开拓新华通讯社事业的新境界。

  许多老同志不仅关心《新华社记者笔下的红色记忆——红中社报道中的土地革命》这本书的编辑、出版工作,而且十分关心新华社建社75周年纪念活动。受社党组和聪明同志委托,借此机会,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简要汇报一下社党组关于75周年纪念活动的安排情况。

  今年年初新华社工作会议闭幕之后,社党组根据不少老同志提出的建议和中央关于节庆活动要俭朴、务实的要求,对社庆纪念活动的主题、内容和方式进行了讨论。聪明同志先后到江西瑞金、河北西柏坡旧址进行了实地考察,对西柏坡旧址复原工作提出了意见。6月23日,社长办公会要求把瑞金、延安、西柏坡新华社旧址维护、复原及布展作为纪念建社75周年活动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75周年社庆纪念活动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维修瑞金红中社旧址、延安新华社旧址,在西柏坡中共中央大院旧址内复原新华社旧址。为了复原西柏坡旧址,新华社党组和河北省委联名向中共中央办公厅写了报告。中共中央办公厅及国家文物局分别批复同意按中共中央西柏坡大院风格一致的原则进行新华社旧址复原建设。旧址按照西柏坡时期的复原设计图和内部陈列设计图,占地面积31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平方米。有关部门还从农村征集了西柏坡时期使用过的办公桌椅和生活用品,进行复原布展。10月31日至11月1日,应社党组和聪明同志邀请,新华社老社长朱穆之同志到西柏坡新华社复原旧址考察。穆之同志在仔细察看了旧址复原的格局、所有房间的室内场景复原、实物陈列以及建社75周年图片展后,对复原工程给予了肯定。

  二是征集史料并对新华社旧址展览进行充实、调整。2001年建社70周年以来征集到的珍贵史料有:《参考消息》的前身—1933年编印的《无线电日讯》;红军时期演出的剧本原稿;陈克寒同志战争年代的笔记本;穆青同志开国之初使用的记者证等。新闻研究所还摘录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彭德怀、陈毅、杨尚昆、胡乔木、博古、李一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传记、回忆录、年谱中与新华社有关的内容,编印了社史专辑。有关部门制作了新华社75年图片展。在三个旧址,摆放了近年新发现史料的复印件,以及旧电台、手摇发电机、旧式耳机、老式打字机的原件或复制件。此外还制作了一批宣传介绍新华社的音像片、复制品、图书,并开发了多媒体自动触摸播放系统。

  三是为了在社内形成“了解新华社、热爱新华社、岗位做贡献”的良好氛围,有关部门组织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在总社大院和鲁谷工作区、皇亭子生活区,安排了“新华社75年”展览,有条件的国内分社进行了小型布展。有关部门联合组织了纪念新华社建社75周年征文、知识问答、演讲比赛等活动。为了让海内外关心新华社事业发展的朋友更多地了解新华社,新华网制作了社庆专题,集中展示新华社75年发展历程中的各种多媒体资料。

  同志们!开展纪念活动的目的在于继承和发扬新华社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经过75年的锤炼,新华社形成的传统和作风主要有以下四条:一是坚持无产阶级新闻的党性原则,始终把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坚持不懈地向人民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二是坚持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满腔热情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和呼声;三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穿于新闻报道和各项工作之中;四是严肃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严密的工作制度和严格的组织纪律。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新华社几代人实践经验的结晶,是党的新闻工作的宝贵财富。在纪念新华社75岁生日的时候,全社同志尤其是中青年同志应该重温这些传统和作风,珍惜这些传统和作风,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使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断得到发扬光大。

  中共中央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对外宣传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新华社等重要媒体在国际传媒界的地位有所提高,在世界舆论中的影响力有所提高。同这一要求相比,我们的工作还差得很远。我们的新闻信息产品的“覆盖领域”和“新闻传播能力”还不够强,目前世界上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消息是由占世界人口七分之一的发达国家传播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在传播渠道、传播方式和传播能力方面存在的差距。如果我们不能在战略机遇期举全社之力,使新华社新闻信息报道的影响力与国家通讯社、世界性通讯社的地位相适应,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实现基本遏制与西方大通讯社在国际舆论竞争中“西强我弱”总体态势的目标,那么我们就会愧对党、愧对人民、愧对前辈、愧对新闻事业。

  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为了传递党的主张和人民战争胜利的消息,新华社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新中国诞生以后,一代又一代新华人为新华社事业的发展付出了心血和汗水;改革开放以来,在与世界大通讯社激烈竞争的过程中,全社干部职工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取得了可喜成绩。这背后是一种什么力量在支撑?是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热爱和对党的新闻事业的忠诚。这种崇高的爱国情怀,是新华社改革和发展的动力,是新华人坚实的精神支柱。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央把正确引导国内舆论、积极影响国际舆论的重任交给了新华社。社党组坚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只要全社同志团结一心,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部署,继承和发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新华社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确定的奋斗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社党组愿同全社在职干部职工和离退休老同志一道,鞠躬尽瘁、不辱使命,不断开创新华社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谢谢大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