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烽火岁月——访新华社老社长朱穆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15:52 新华网 | ||
11月7日上午,《新华社记者笔下的红色记忆》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图为新华社老社长朱穆之发言。 王景和 摄 新华网北京11月7日电 (新华社记者周玮) “大门就是这个样子。我就是在这座大 门前,遇到了毛主席,主席还亲切地问我叫什么名字、多大了。”10月31日下午,复原后的西柏坡新华社旧址前,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对身边的人讲述当年的情景。这位耄耋老人就是新华社老社长朱穆之。1946年,他从晋冀鲁豫中央局宣传部调到新华社,担任新华社特派记者。1948年11月,他来到西柏坡,在总编辑胡乔木同志领导下的新华社总编室(小编辑部)工作,主要负责编写和编辑军事新闻。 58年之后再游故地,朱穆之难抑心中的激越之情,对记者讲起有关那段峥嵘岁月的难忘记忆…… “毛主席带着两支队伍转战陕北,一支是军委作战部,一支就是新华社” 从1948年8月起,新华总社的主要干部和业务骨干陆续抽调到西柏坡,从陈家峪搬到西柏坡胡乔木住的小院办公,这就是人们经常提到的西柏坡中共中央大院里的新华社总编室。总编室所在的位置距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住处只有几百米。“毛主席带着两支队伍转战陕北,一支是军委作战部,一支就是新华社。”在西柏坡,朱穆之记忆最为深刻的就是毛泽东同志一边指挥“武”战,一边指挥“文”战,文韬武略,相得益彰。 运用新华社组织的一次宣传攻势,毛泽东曾以四篇文章吓退国民党20万大军。 1948年10月下旬,蒋介石密令驻守北平的傅作义军队偷袭石家庄,妄图窜扰西柏坡的党中央机关。党中央、毛泽东一方面在军事上做好迎击敌人的准备,另一方面则巧妙地运用新闻武器,发动宣传攻势,揭露敌人的偷袭阴谋。 在这场特殊战斗中,毛泽东一共写下四条新闻:10月25日播出的《蒋傅军妄图突击石家庄》,公布了蒋傅军企图偷袭石家庄的消息,使其阴谋昭然若揭;10月26日播出的《华北各首长号召保石沿线人民准备迎击蒋傅军进扰》,明白地告诉敌人,解放区军民严阵以待,胆敢来犯,只能是自取灭亡;10月29日播出的《蒋傅军已进至保定以南之方顺桥》,以示我军对敌人的具体行动了如指掌,敌军如果偷袭,将有来无回;10月31日播出的《评蒋傅军梦想偷袭石家庄》写道:“这里发生一个问题:究竟他们要不要北平?现在北平是这样的空虚,只有一个青年军二0八师在那里。通州也空了,平绥东段也只稀稀拉拉的几个兵了。总之,整个蒋介石的北方战线,整个傅作义系统,大概只有几个月就要完蛋,他们却还在那里做石家庄的梦!”500余字的评述把敌人面临垂死挣扎的局势、偷袭石家庄的真实意图和经过等,剖析得一清二楚,有如千钧之力打中敌人的要害。 新华社播发的这些新闻,起到了巨大的震慑作用,敌人犹豫数天,不敢贸然南进。与此同时,华北我军日夜兼程赶到石家庄以北,蒋介石的偷袭阴谋彻底破产,只好退兵。 除了这几篇以外,毛泽东在西柏坡为新华社撰写和修改的文稿还有很多。仅在三大战役时期,毛泽东为新华社撰写和修改的评论、述评、广播稿和消息等作品就达17篇,有时甚至一天发两篇新闻稿。这些气势磅礴的新闻稿在当时成为各个解放战场的指导性文件,而《中原我军占领南阳》《将革命进行到底》等许多作品至今还被人们传颂,堪称新闻经典。 “毛主席亲自撰稿,文笔犀利、痛快淋漓。”朱穆之说,“他手把手地教我们写稿,我受益不浅。” 在战事最紧张的日子里,毛泽东围绕新华社应该如何报道、应该怎样写文章而给胡乔木的信件就达20多封,关于标题、导语和综合报道等都写有批语。他对文章要求非常严格仔细,如他在《评蒋傅军梦想偷袭石家庄》一文的上方批示:“乔木:此件,最好今天能口播,并发文播。假如可能,请谷羽抄正一下。毛泽东,三十一,早。”手稿发出后,他又写了一封便信:“乔木:蒋介石现在是住在北平的……,‘现在’二字应改为:‘最近期间’,方不与文业已溜回‘南京’相矛盾。不知还改得及否?毛泽东。”对新华社总编室送来的稿件,他都这样做详细的审阅和修改。 在党中央、毛主席的直接领导下,新华社西柏坡总编室工作了半年多的时间,直到1949年3月新华社随中共中央迁往北平。至此,西柏坡时期成为新华社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个时期。 “在人民解放战争最紧张的日子里,新华社集党报、通讯社、广播电台三重责任于一身,及时充分地报道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记录人民英雄可歌可泣的战斗业绩” 在复原的旧址门口,一见到朱穆之,有三位老人显得格外激动。他们中年龄最大的今年79岁,最小的今年也已经61岁了。他们正是当年一些中央首长的房东们的后代。其中一位老人名叫阎清海,是董必武房东的后代,三岁时一场大病,使他奄奄一息,董必武同志得知后将其送诊救治。朱穆之与三位老人一起回忆了当年的情景。 步入曾经熟悉的院落,朱穆之环顾四周,兴奋地说: “格局就是这样!”进入正房,他径直走到当年他们办公的一张长方形桌子一侧:“这就是我当年办公的地方,凳子就这样的没有靠背,桌子也是没有抽屉的。当时乔木同志就在东间办公,他们一家也住在那里。后院就是少奇同志住的地方,他讲话声音大一点,我们都能听得见。” 据朱穆之回忆,调进总编室的工作人员先后有范长江、陈克寒、石西民、梅益、吴冷西、黄操良、曾彦修、方实、陈龙、田林、丁树奇等20多位。总编室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各地分社和前线分社的来稿,编写新闻和评论,并就近接受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日常指导。新华社的文字广播、口语广播和英语广播的主要稿件,都在这里编发。 “我当时负责编发军事稿件。”朱穆之说,“当时在军事胜利形势下,捷报频传,我军每天都要攻占一些城市,解放大片地区,歼灭大量敌人,因而每天都要发许多战报以及军事通讯和评论文章,工作是极为紧张的。一般的战报,小编辑部可签发,重要的战报经乔木同志看过后还要送当时担任解放军总参谋长的周恩来同志审定才能播发。特别重要的战报,最后需送毛泽东同志批发。” 新华社总编室的工作是紧张的:每天8时左右上班,到晚上12时左右,除了三餐和午休时间外,大家都集中在办公室里埋头工作。那时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休息的制度,有家的同志除了一两个星期到总社住处看望一下家属外,都坚持在工作岗位上。 当看到厢房桌上玻璃板下压着1948年《新华社电讯稿》和1949年《参考消息》的复制件时,朱穆之说:“在电讯稿出来之前还有电讯清样,当年,乔木同志每天都要召开编辑部会议,对清样评点一番。稿子发出以后,要开会评稿。” “在人民解放战争最紧张的日子里,新华社集党报、通讯社、广播电台三重责任于一身,及时充分地报道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记录人民英雄可歌可泣的战斗业绩。”在东北战略决战时刻,新华社记者深入前线,采写出一批优秀通讯,如穆青的《一枪未放的胜利——长春光复记》、华山的《英雄的十月》、刘白羽的《光明照耀着沈阳》等,场面波澜壮阔,文笔简洁生动;淮海战役期间,新华社播发了《对表》《洛阳营打虎》《送铺草》《张英才和他的钢铁营》《黄维就擒记》等,反映了战役的胜利进程和敌人灭亡前的暴行与丑态;平津战役期间,新华社迅速发出了多条消息,如《东北大军入关盛况》《我军收复张家口,全歼傅匪五个师两个骑兵旅》《我军解放华北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天津》《我军解放塘沽》…… 饱蘸对那段激情燃烧岁月的回忆,朱穆之在复原旧址挥毫题下四个大字:“难忘岁月”。 “辨别真假善恶美丑须当旁观者,事关国家社会群众不做局外人” 在复原旧址的东厢房与南厢房,正在展出《“光辉的历程,奋进的脚步”——新华社建社七十五周年图片展览》,朱穆之不时驻足观看。 75年来,新华社由当初的“马背通讯社”“窑洞通讯社”,发展为国家通讯社,并跻身世界性通讯社行列;目前,新华社每天用中文、英文、法文、俄文、西文、葡文、阿文、日文24小时不间断地向全世界播发新闻和信息,报刊形式和新形式报道不断发展——新华社的发展与成就令朱穆之颇感欣慰,他一边参观,一边感叹道:“新华社发展很快,工作很有成绩,展览也很细。” “既要保持优良的传统,也要不断发展、创新。”朱穆之寄厚望于新一代新华人,“老的传统不能丢掉,因为凭借着它我们才能走到现在;但今天,我们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就需要逐步摸索出一套新方法。”他举例说,从前我们的新闻报道讲“后发制人”,那是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只能“见招拆招”,而如今则要争取主动,先发制人,如处理突发事件,我们要及时主动反映,才能避免被动和遭到任意歪曲。 “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我们的新闻记者始终要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永远将人民的利益置于首位。我们的报道要首先考虑是否于人民有利,而不能一心想着是否能吸引人来看。这是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朱穆之说。 “以事不关己的心态作新闻,只是看热闹地走马观花;只有将人民与国家的利益放在心上,才能更加深入了解事物。” 曾经有人问他,新闻记者应该怎么当?朱穆之便以一副对联相赠:辨别真假善恶美丑须当旁观者,事关国家社会群众不做局外人。(新华社专稿) 相关报道:新华社老社长朱穆之发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