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王局长家叫“王府”,黄局长家叫“皇宫”?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8日00:02 红网

  河南省淮滨县一个姓王的副局长,给自己的住宅起名“王府”,引来老百姓议论纷纷。(《大河报》2006年11月7日)

  《现代汉语辞典》对“王府”的解释是:有王爵封号的人的住宅。可见“王府”称号有浓厚的封建官宦色彩,一个新时代的人民公仆,用“王府”来给自己的住宅起名,和人民公仆形象格格不入。

  在姓王的副局长看来,自己姓王,给自己的住宅起名“王府”很贴切,岂不知“王府”不是姓王人府上的专用名词,而是所有有王爵封号的人的住宅都可以叫“王府”。起码说明局长大人太喜欢望文生义,更说明他孤陋寡闻,读历史书太少,也就别怪别人说他是一个没文化的公仆。按王副局长的这个逻辑推导,那么黄局长家就应该叫“皇宫”了吧?

  但是,也不能排除他明知故用,身为副局长,按照一般常识,他是不可能不知道“王府”的意思,就是想用这个很气派和代表身份地位的名字,封建一回又何妨呢?副局长的职位,即使在古代也算是官宦人家了,给自己住宅起名“王府”就是要让路过的人或者亲戚朋友同学知道自己做官了,出息了,成功了,名就了。

  关键是,怎么丝毫不考虑老百姓的感受呢?副局长对“王府”的称号心满意足了,但是老百姓看了心理绝对不舒坦,如果一个官员,喜欢以“王府”的心态来对待工作,对待老百姓,怎么还有把老百姓放在眼里的欲望呢?官员的“王府”的心态更多蕴涵的是高高在上的意味。

  局长的“王府”弥漫浓厚的官念意识,说到底是缺乏避嫌意识,封建时代的官员尚有避嫌意识,更何况现在的官员呢?做官最忌讳的是给老百姓留把柄,引起老百姓不必要的猜疑,官员的瓜田李下避嫌意识越到位,引起的社会误解就会越少,干群关系就会拉得更近,工作就会更好开展,社会发展就会更快。

稿源:红网 作者:魏青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