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巴黎圣母院归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8日05:53 中国青年报

  杨眉

  巴黎圣母院坐落在塞纳河中心一个名叫西岱的小岛上。在欧洲,有名的大教堂随处可见,比起建筑样式、规模和历史意义,都足以和巴黎圣母院媲美。但是,巴黎圣母院却是我所见过的游客最多的教堂。

  随着鱼贯而入的人流,我进入130米长的教堂大厅。因为光线昏暗,在祭坛附近走动着的人们显得遥远而朦胧,但祭坛上巨大的金色十字架反射出的光芒笼罩着的圣母子雕像却异常夺目。教堂空灵而又轻盈,穹顶正中的几个圆形装饰奇异地散发着一团柔和的光芒,加上彩绘玻璃所造成的印象,给人如在宇宙苍穹下的感觉。奇怪的是,个人却并不感觉渺小,而只感觉与无所不在的造化更为接近,是同在一个星空下的那种亲近感,是与自然和谐、与造化同在的那种天人合一的宁静感。

  大厅中部,很多人在一个厚厚的8开大的签字本前排队留言,我匆匆翻看了前面几页,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就是“Love”。

  那一刻,充盈于心的唯有——感动。

  这感动不是因为这个教堂是专为圣母玛利亚而建,也不是因为它在欧洲历史上曾经扮演过的重要角色,而是因为我在这里看到了比在任何大教堂都要多的拜访者。我知道,这些拜访者是怀着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信仰与信念聚集到这里,我能真实地感受到雨果所提倡的人道主义精神所具有的感召力。

  回来后我又浏览了一遍《巴黎圣母院》,突然发现原来我对这本书是有误读的。过去一提到吉普赛少女爱思米拉达,立刻联想到的就是“爱、善良、美丽、动人、痴情”,想到敲钟人卡西莫多,联想到的则是“不幸、忠诚、义气、善良”。但是,这次的复习让我发现过去极大地误读了雨果笔下的副主教:堂·克洛德·弗洛罗。我同样发现,和我一样误读这位副主教的中国人很多。提到他,很多人联想最多的词就是:“邪恶、虚伪”。

  其实,他同样是一个不幸的人。也是在这次,我注意到雨果在篇头和篇尾都提到的那个最为关键的词:命运。并且真正理解了雨果所谓命运的含义。

  堂·克洛德·弗洛罗是不幸的,他的不幸由中世纪黑暗的宗教制度所造成,也由他自己后来的选择造成。弗洛罗的父母在他幼年时为他做出了献身神职的决定,他生长于中世纪那个黑暗时代,并逐渐认同了苛刻的制度,对自己的需要进行残酷的压抑。我们设想一下,假如不是这样,他后来还会成为那样阴郁变态的人吗?我们从他对弟弟的慈爱中,对弃婴卡西莫多的收养中,以及对吉普赛少女爱思米拉达的倾慕中可以发现,他的心中同样有着善良与慈爱,他最初的种种怪癖与其说是他个人的天性,不如说是他倾尽全力压抑自己后的表现。

  在吉普赛少女爱思米拉达善良与美丽的影响下,这个副主教的人性开始复苏,可是长久习惯于压抑自己、对抗自己的他却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自己的人性。雨果对此时的副主教有着真正设身处地的理解:“一个男人钟爱一个女人,这并不是他的过错。”“这种爱,在男人身上是一切德行的源泉,而在一个教士的身上却成了可恶的东西。”很显然,真正可恶的是中世纪的宗教制度和被制度扭曲的人性,而不是爱本身。

  现在,我要重新解读巴黎圣母院前那不同寻常的众多人群:人们如此推崇巴黎圣母院,是因为雨果的那部著名小说。那是一部关于自由、平等、博爱和忠诚的名作,更是一部关于命运和人性的杰作。人不可抗拒的命运就在于人是神兽合一的,是善恶合一的,过分压抑或者过分放任,都会使人更接近于兽而非人。卡西莫多固然不幸,副主教同样也很不幸。他在爱与善的化身——爱思米拉达的影响下,复苏了自幼被压抑的人性,却又因为不知道如何自处,从而经历了强烈而又惊心动魄的内心挣扎,最终败给了恶。

  那么,我们该怎样面对自己的命运?雨果以最大限度的对人的理解展示了人性的复杂与多样,让我们知道每个行为都有存在的理由,让我们学会更加全面地去看一个人。而我们又该如何自处呢?

  对此,弗洛伊德曾开过一个处方:一是正视和接纳自己;二是扩展自己的爱,即把自己融入到他人中;三是学会享受学习或工作。

  弗洛伊德是要人们对自己的能量做健康的分配。具体说就是,面对善恶并存的人性,要懂得正视自身的恶,并去选择善。其中也包括选择善待自己而非压抑自己,并用善的方式去满足自己。

  有必要澄清的是:善待自身和放任自身并不是一个概念。就小说而言,副主教克洛德·弗洛罗爱一个人并没有错,但是,他选择强迫别人爱自己,以至于不惜一切手段毁灭拒绝接受他的人,那就是极端的病态了。就这个具体的个案而言,健康的处理方式是,接纳自己对别人的爱,同时也接纳别人对自己的拒绝,既不和自己对抗,也不和别人对抗,把自己未被接受的爱的能量转向一个建设性的目标,以健康的方式缓解自己的情绪。

  走笔至此突然发现,从微观看,这个个案还很有现实意义。很多遭遇挫折的人喜欢用破坏性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常常使自己陷入更大的困境。如果他们懂得选择正视并用建设性方式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靠压抑或者放任去解决问题,产生心理疾病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地降低。而那些拒绝别人的人如果懂得尊重和体谅他人,也可以把有可能造成的伤害或者心理问题降到最低。

  小资料

  《巴黎圣母院》故事梗概

  中世纪的法国,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弗洛罗爱上了迷人的吉卜赛少女爱思米拉达。弗洛罗自幼接受教会的熏陶,信仰虔诚,博学多识,生活清苦,常以一副冷漠的面孔出现在公众面前。他出于怜悯收养了畸形弃儿卡西莫多,卡西莫多长大后做了圣母院的敲钟人。

  当弗洛罗发现了爱思米拉达之后,被压抑的情欲像沉睡多年的野兽突然苏醒,完全失去了自制。他感到要么占有她,要么置她于死地。他指使卡西莫多拦路抢劫爱思米拉达,刺伤与少女约会的弓箭队队长孚比斯,并嫁祸于爱思米拉达。行刑前,弗洛罗曾向爱思米拉达忏悔,并要带她一起逃走,但遭到爱思米拉达的严词拒绝。

  绞索套上了爱思米拉达的脖子,卡西莫多将弗洛罗从高高的顶楼上推了下去。他抱着心爱姑娘的尸体消失在尘世中。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