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从学生座位轮换看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8日06:00 光明网
李莲芳

  随着对孩子教育期望值的提高,家长要求学生座位应当作为一项公平的教育资源来分配的呼声越来越高。近年来学生座位轮换制在我国不少城市的学校推行,有的已长达10年。江西、四川等地不少中学因为没有采用座位轮换制,受到了中学生家长的质疑。(人民网10月31日)

  在不少家长看来,座位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听课的效率。从视觉、听觉效果来说

,位于教室中间前些排的“黄金座位”,看得清,听得好,且在老师的最近视线内,对孩子的管教好,因而成为“僧多粥少”炙手可热的“宝座”。

  当然,“宝座”并非每个学生都可以消受得到。按照学生高矮排定座次是多年来沿袭的传统,在这一点上,矮个普通享受着优待,而高个往往成为“垫后”的对象。正如专家所说,“矮个坐前面天经地义”的传统排位方式对高个学生是不公平的。

  注意到这种不公平性并继而提出座位资源公平分配,是一种民主意识的觉醒,体现了人们对孩子未来的高度关注和对教育个体的极端重视,凸显了教育的“以人为本”理念。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才能做到更加公平公正?显然,按成绩排位不可取,把好成绩的学生靠前、差成绩的学生靠后容易助长惟分论,有违素质教育初衷。而那种按关系、按“好处”编“人情座位”的做法,有违教师职业道德和纪律,更不可取。相比之下,实行座位轮换制,组与组、排与排定期轮换,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坐到“黄金座位”上,不失为一种良策。

  面对一种稀缺资源的分配,确定分配机制比划定分配标准更重要。编排学生座位就是如此,以高矮、以成绩、以关系为编排座次标准,都不科学。而实行座位轮换,形成一种硬性的约束机制,既提供给所有学生同样公平的机会,也从制度上堵塞了个别教师照顾关系甚至从中牟利的漏洞。

  当然,制度也要不断完善。学生座位轮换也不能单纯是组与组、排与排的轮换,而忽视前与后的轮换。既然考虑前与后的轮换,自然要照顾学生身高的因素,不能造成“矮人看戏何曾见”的局面。那么就只能加强教室的硬件建设,教室阶梯式也好,座位升降式也罢,总之要解决好座位资源公平分配中的连带问题。

  座位虽小,足见公平。细想之下,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却让人颇费思量。农村学校设施落后,师资力量缺乏,教师待遇差,孩子上学难。正是这种差距和不公,显示了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导致农村教师、学生流失,城市学校“人满为患”。

  这样看来,真正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远远不止于编排学生座位那么简单。象座位轮换一样,建立一种城乡互动的公正机制,让不同区域同等分配教育资源、享受教育改革成果,才是提升教育整体水平的根本。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