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海外印度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8日06:47 大洋网-广州日报

  

海外印度人
钢铁大亨拉克希米·米塔尔可谓是印度发展的重量级“秘密武器”。非常

  看台

  本报综合报道 与中国一样,印度的发展被认为是亚洲的一个奇迹。在这奇迹的背后,这两个国家的海外同胞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

  美国《新闻周刊》的一篇文章甚至认为,海外印度人正在成为印度发展的“秘密武器”。这些海外印度人带来了大量的资金,他们近年来还回到祖国进行直接投资,成为印度经济稳定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专题文字:赵海建

  本报综合报道 印度宝莱坞的一部电影讲述了一对兄弟之间的故事:弟弟自小离家闯荡,变得成功而富有;哥哥一直固守家园,过着艰难朴素的生活,随着年纪的增长,兄弟俩最终相聚在一起了。美国《新闻周刊》称,从某些方面来说,印度和海外印度人之间的关系就像这对兄弟之间的关系。

  2000万印度人在海外

  如今,有超过2000万印度人生活在海外,其中包括20万居住在美国的百万富翁。就在10年之前,在印度本国人眼中,海外印度人或者被认为是获取些许资金援助的“摇钱树”,或者是拿着高额留学津贴却留在国外赚钱的“叛国者”。当时,对于海外印度人有一个专门的称呼,那就是“可有可无的印度人”。

  但是,近些年来,印度正在从一个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印度人正在重估与海外印度人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那些海外印度人也纷纷踏上了回家之路,其原因与他们当初离开的原因类似——寻找诱人的经济机会。

  格查然·达斯先生是一位哈佛大学出身的印度籍资深学者兼作家,他早期转行从商,后来成为著名的专栏作家。

  在他的那本著名的《无限的印度(India Unbound)》中,达斯宣称:“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印度人的思想观点就已经在发生改变了。他们对自己的祖国有越来越浓烈的情感,这在年轻的印度人身上体现得越发明显。”

  大量海外资金被带回

  如今的印度正在出现一种“人才回流”的现象,很多从美国硅谷回来的印度人推动了印度科技的蓬勃发展。而随着海外印度人的回国,大量的资金也被带到了印度。

  虽然海外华人、菲律宾人以及墨西哥人一直以善于向自己的祖国“汇款”而著称,但海外印度人在这方面居于领先的地位。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表明,自从1995年以来,海外印度人向印度的“汇款”数额增加了一倍之多,去年达到了220亿美元。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海外印度人投向印度的资金总额达到了1540亿美元。

  为了充分享受印度银行优惠的存款利率,海外印度人在印度的存款也在不断增长。仅在去年,海外印度人在印度的存款就达到了320亿美元,这占了印度外汇储备的23%以上。

  海外印度人大量的资金流入有助于稳定印度卢比的价格并抑制印度国内的通货膨胀。虽然目前还难以统计有多少来自海外印度人的资金流入了孟买的证券交易所,但当地商业人士透露,这些资金收获了300%的利润。

  有媒体分析称,在发展经济的道路上,这些海外资金成了印度的一个关键性的武器。摩根大通银行最近出台的一份报告认为:“海外印度人正在成为印度赶上甚至超过对手的有力武器,它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速度将可以因此保持在10%以上。”

  知名企业家纷纷回国

  本报综合报道 1998年,印度政府开始推动海外印度人回国直接投资。在此后的5年里,印度开始抛弃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海外印度人得到了特别的“照顾”。

  印度政府积极推动

  1999年,印度政府开始允许那些拥有外国国籍的海外印度人免签证出入印度,他们还可以在印度国内购买土地,并在投资项目上享受优惠条件。2000年,印度政府组成了一个高级别的委员会,专门研究如何改善与海外印度人关系的问题。2003年,这个委员会举办了一个“海外印度节”。2004年,印度又成立了一个海外印度人事务部,部长专门负责处理有关海外印度人的事务。

  与此同时,海外印度人自身也在发生明显的变化。如今,海外印度人不仅包括那些自由职业者,还新加入了一些海外劳务人员。他们的分布范围也在扩大,从波斯湾到英国、美国以及加拿大如今都有印度人的影子,这些海外印度人正在催生日益庞大的企业家队伍。

  这其中的许多人——包括美国枫树网络科技公司的创始人古鲁拉伊·德什潘德、Intel奔腾处理器之父维诺德·达姆、硅谷企业家瓦妮·科拉以及著名风险投资家维诺德·科斯拉等人,都正在为在印度创办企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金。

  钢铁大亨回国投资90亿

  “印度的商业人士如今都雄心勃勃,我们这些身居美国的印度人都为他们的成就感到骄傲。”德什潘德说,“在10年前,当我们回印度寻求投资的时候,如果接到政府人士的电话,就会感觉受宠若惊。但是,他们现在会主动和我们联系。”

  Google集团的执行董事兰姆·谢里兰就是一名海外印度人,他在印度的企业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他认为:“海外印度人回国投资的速度正在加速发展。”

  从美国硅谷回来的具有印度第一位“技术企业家”之称的沙比尔·巴迪亚已经决定要在印度的哈里亚纳邦投资20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他试图在这里打造一个印度的硅谷。

  更引人注目的是,居住在英国的印度籍世界钢铁大亨拉克希米·米塔尔已经决定投资90亿美元,在印度东部的恰尔肯德邦开办一家钢铁厂。

  回国投资设厂

  仍比不过华人

  本报综合报道 在海外印度人和海外华人之间还存在一些明显差别。由于海外华人主要集中在新加坡等地区,主要从事制造业,因此这些人更倾向于到中国内地直接投资设厂。而海外印度人主要是那些自由职业者——医生、律师、科学家和工程师,这些人一般定居在远离印度的地方,不具备到印度本土直接投资的现实条件。

  经济学家拉杰夫·马立克表示,这一显著区别正是海外华人比海外印度人更倾向于在自己的祖国设立新工厂的原因。上世纪90年代,海外华人向中国内地的直接投资占了海外直接投资总额的一半以上。2000年,海外华人向祖国内地的直接投资额就达320亿美元,但同一时期,海外印度人对祖国的直接投资仅有2亿美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