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本月5日至16日在广州演出 大学生戏剧节“三大明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8日09:19 南方日报

  核心提示

  前晚,广州水荫路的13号剧院,中山大学(东校区)戏剧社的《聒噪的长椅》登上了2006广州大学生戏剧节的舞台。伴着《卡门》的悲壮音乐,一连串颇为大胆的片断在舞台上一一上演。

  自5日开幕以来,大学生戏剧节的演出场所广州13号剧院,夜夜有戏看,成了话剧发烧友的欢聚之所。《聒噪的长椅》演完之后,演员们自己感动得大哭,称是“青春的纪念”。这次演出之后,也许他们将随着毕业的临近与彼此告别,也许将与话剧舞台告别。他们表示,在大学剧社里,他们过得很艰难,也过得很快乐,靠的是青春和热情的支撑。因此,他们也创造出许多新奇的作品,比如恶搞“三国”的《三国鸿门宴》,比如描写自梳女爱情的《广寒夜》,而现在不少专业戏剧团体却出现作品少、风格单一、创造力衰竭的问题。人们对大学生戏剧节越来越多的关注也与当下话剧市场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

  不过,这个活动也凸显出大学生戏剧发展的一些难题,比如生存状态艰难、没有专业指导、发展缺乏后劲等。广州市戏剧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莫伦通等专家非常关注这个活动,他们向记者推荐了几个比较突出的大学生戏剧人,包括导演、编剧、演员,认为他们是大学生戏剧界的明星,并可能成为戏剧界的明日之星。通过他们,我们也许能更直观地看到大学生们对戏剧的激情和热爱,他们为戏剧付出了什么,他们碰到怎样的难题,他们将通过什么途径解决。

  明星导演:麦荣浩(作品《瘟疫王》)不断发酵戏剧之梦

  【人物特写】

  麦荣浩1980年生于香港,消瘦、一头卷发,言谈举止略带腼腆。2005年初,他和女朋友崔莹建立了“八十年代剧团”,成为目前广州屈指可数的几个非牟利实验戏剧团体之一。一年前,从广州暨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因为心怀独立运营“八十年代剧团”的梦想,他没有回香港,而是选择扎根广州。

  【从艺经历】

  麦荣浩2002年考入广州暨南大学中文系,大一就加入了“暨南剧社”,担任剧社的主力编导。麦荣浩认为,在“暨南剧社”最大的收获就是他开始尝试当演员。他演过路边的“游商走鬼”,也演过“少年犯”。在演员的经历中,他逐渐改变了内向和沉默,开始学会在舞台上歇斯底里地喊叫。

  2005年,诗人王来雨找到麦荣浩,要他协助将自己的长诗《瘟疫王》导演成戏剧。《瘟疫王》是一首描绘灾难与欲望的长诗,用反讽的笔调揭示面对困境时人类的种种反应。面对这样颇具难度的题材,麦荣浩公开在网络上招募演员,组建了麦荣浩一直运营至今的独立剧团——“八十年代剧团”。

  从《瘟疫王》至今,一年时间里,“八十年代剧团”编排了《昆虫记》、《逍遥游》、《三国鸿门宴》等一系列实验话剧。现在剧团有20多名固定演员,他们大多没有专业背景,但是凭借对戏剧的热爱,他们几乎将所有业余时间都投入到拍戏演戏中,并且演出没有分文收入。

  目前,“八十年代剧团”的演出都靠商业赞助,大多在一些指定的酒吧里演出。令麦荣浩困惑的是,虽然依靠这样的方式可以生存下来,但是在酒吧的演出很像是“卖唱”,观众们在台下喝酒、掷骰子,影响大家的情绪投入。麦荣浩希望,未来能够有一些电影院或者剧场,将空档时间留给话剧团,“有了固定的演出场地,才可能有固定的观众群。”

  今年是“八十年代剧团”第二次参加大学生戏剧节。然而一年前表现突出的那些大学生戏剧编导演员都消失了,这让麦荣浩感慨良多。

  明星编剧:谢蔚(作品《广寒夜》)6个剧本演了4个

  【人物特写】

  “一座破落的青砖大屋、一口即将干涸的古井、一棵茂盛葱郁的石榴树护佑、滋养、庇荫着一群蒙受苦难但自强不息的自梳女,她们过着‘自己的头发自己梳,自己的饭食自己煮,自己的苦乐自己享,自己的生活自己养’的生活,以孤独交换自由,以坚韧改写命运,用青春和血泪撑起了珠三角地区旧时代女性的一片天地。”这是汕头大学话剧社的剧本《广寒夜》的第一段,作者是谢蔚。莫伦通看过所有的参赛剧本后,认为她的本子比其他人的高出一筹。

  【从艺经历】

  由于是广州人,谢蔚一直比较喜欢岭南题材,也擅长写女人戏。有一次她看到一则新闻,说顺德自梳女住的姑婆屋被某商家看中,要强迫她们拆迁。这件事引起很大争议。谢蔚小时候就看过一部关于自梳女的电视剧,突然觉得这个群体值得一写,就开始在网上找资料。同时,她身边有老人接触过一些自梳女,谢蔚由此打听到一些关于她们的事情。根据这些资料,她凭想象架构了《广寒夜》这个故事。

  从构思到完稿,她用了差不多一年,中间大改了几次。这是一个错综复杂、环环紧扣的爱情故事,她认为在剧中赋予太多义务或者责任的话,就会让人觉得主题先行、内容空洞。

  去年来参加大学生戏剧节,她写了《小脚天足》。自梳女和小脚女人,都是她这个年龄的人所不熟悉的群体,但她很感兴趣。她认为这些人虽然比较悲惨,但她们在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反抗许多不公平的东西,体现出一种女性的坚韧品质。现在她已经写了6个剧本,上演的有4个——《小脚天足》、《上海之夜》、《命运之子》、《广寒夜》,没演的有两个。

  上一年参加大学生戏剧节之后,她和“业内人士”的接触多了一点。平时他们有一些戏剧活动会叫上她,看戏也会叫上她。关于戏剧,她曾经有很多梦想,比如在一个真正专业的舞台上演自己的戏,比如观众在十几二十年后还会记得她的戏,哪怕只是一句台词。现在她的这种想法越来越淡,但空余的时间还是会继续写剧本。

  明星演员:谢茜怡(作品《聒噪的长椅》)我是“坏女人”专业户

  【人物特写】

  在《聒噪的长椅》中,时而风情万种、时而沉默忧郁、时而又歇斯底里的女主角让人印象深刻。她叫谢茜怡,是中山大学法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在剧中饰演一个妓女。卸妆之后的她一脸天真。编剧杨戈笑着说,这是她为谢茜怡量身定做的一出戏。在她构思的时候,脑子里全是谢茜怡的影子。谢茜怡则说只要是情人、女疯子之类的角色,一定会让我演,我是“坏女人”专业户。

  【从艺经历】

  谢茜怡是湖北人,她在初中时就开始自编自导话剧,饰演的角色大多为贵妇。进入中大后,作为话剧社第二代负责人之一,她和同伴一起把话剧社从10多人发展到了100多人。

  剧组没有资金,没有老师指导,每个人都是“十项全能”。平时的中饭、晚饭,大家经常一起吃,边吃边开会。为了省钱,他们晚上回宿舍还要自己设计海报,自己设计服装,自己到外面买布回来用做演出服。

  她认为很多女生演不好“妓女”这个角色,是因为羞涩、放不开,而她却很坦然。在她看来,演戏是演戏,生活是生活,走上舞台是一个人,走下舞台又是另一个人。这次在百忙之中出演女一号,意味着她每天晚上7点半到11点半和周末全天都要用来排戏,“很累,但我她觉得很值。就算是青春的纪念吧,可能以后就没有这种机会了。”不过对于自己以后的发展,她表示不会在话剧领域发展,因为话剧太小众,不能以此为营生,只能作为业余爱好。

  她认为,在快餐文化充斥大学生业余生活的当下,举行大学生戏剧节无疑开了一个好头,让大学生不要在世故、浮躁的道路上陷得太深,让他们重新找回缺失已久的激情、青春、天真、梦想和应有的沉稳。在谢茜怡的眼中,话剧包容性很强,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进来,演出带有自己个性的角色。如果不喜欢表演,还有音乐、灯光、编剧等工作可以做。而且它是一项团队活动,在其中可以体会到集体合作的乐趣。

  专题采写:本报记者陈祥蕉

  见习记者李培实习生袁秀丽

  图:

  由汕头大学话剧社演出的《广寒夜》颇具专业水平。

  资料图片

  《聒噪的长椅》主演谢茜怡。

  谢蔚在《上海之夜》中的剧照。

  化上妆的导演麦荣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