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吉林大学探索实践创新教书育人工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8日09:31 新华网

  新华网长春11月8日电(记者马扬)吉林大学近年来在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上制定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虚事做实、实事做好,积累了丰富经验。

  吉林大学合校后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如何在教师中形成与新吉林大学相适应的“吉大精神”。2003年,学校启动了现代大学精神研究,提出了21世纪的吉林大学精神和现代大学

生活图景,同时提出构建以公正、民主、诚信、和睦、相互认同为价值理念的“和谐吉大”。

  在此基础上,吉林大学明确了师德建设工作的着力点,创新了师德建设的制度和方法,构建了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组织、理论研究、教育内容、机制平台、运行保障等五大体系,并对教师、实验图书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医护人员和工勤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分别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此基础上,学校实施了调查研究制度、岗前培训制度、教授副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制度、督学员制度、本科生导师制度、学生信息员制度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度等。到2006年,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比例已达到98.5%。

  在此基础上,吉林大学还通过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领导小组、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整合了校内外资源,加大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学校规划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评析》《辩证法引论》《马克思主义人格学》等20门思想政治理论选修课程群,目前已经开出15门高水平的选修课程;而学校开展的“思想、理论、人生100讲”系列专题讲座,则紧密围绕先进的思想、先进的理论与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来进行,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与升华。

  近年来,吉林大学充分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确立了专职为主、专兼职结合的辅导员工作模式。在辅导员队伍的培训上,坚持养用结合、养用相长,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方面的课题纳入到学校社科处项目管理范畴,对审定确立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校级研究课题的单位,重点进行经费支持,每个课题经费不低于5000元。学校还特别注重开展辅导员的学习交流和岗位轮换,仅在2004年的机关治理结构改革中,就有20多名辅导员或提拔或分流到了各个重要岗位。

  几年来,吉林大学通过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完善了教学管理模式,通过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通过教学改革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2004年,吉林大学进行了教师职务聘任改革,对不符合聘任条件的、不能胜任的教师低聘、缓聘、解聘275人;2005年,学校对博士生导师进行了选聘,打破了博士生导师终身化制度,有45位已担任博士生导师的教授失去了“博导”资格;吉林大学还进行了校内津贴制度改革,确立了向教学第一线倾斜的政策,进一步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

  为了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吉林大学改革了人才培养模式,以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实施了尖子生培养工程,在本科教育阶段,每届选拔百分之一的优秀生和千分之一的特优生进行特殊培养和跟踪。学校还实施了旨在推动优秀学生早期进入科研的“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该计划始于2003年,至今已立项489项,1400余名学生参加了项目的研究,发表论文70余篇,部分成果申请了专利或得到实际应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