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干渴! 大地口唇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0日01:45 大众网-齐鲁晚报

  少数浇上水的麦田也裂开了口子。

  一些农户只好买桶装水喝。

  刘俊英说:“9亩地才收了100多斤这种玉米。”

  编者按:今年我省遭遇严重秋旱,潍坊旱情更是百年一遇。从潍坊水利部门获悉,由于该市持续两个多月无有效降雨,到目前为止,潍坊农田受旱面积已达到540万亩,其中重旱面积达到220万亩。临朐、青州、高密、诸城、昌邑等地旱情尤为严重。11月6日到8日,记者在潍坊亲眼目睹了几个乡镇的抗旱情况。

  浇地,那是一种奢望

  “九月九,盼十三,十三不下半冬干”。

  阴历九月十三(11月3日),孟祥元又眼巴巴地等了一天,仍然没有下雨。孟祥元绝望了,按照老一辈的说法,如果在这最可能下雨的两天没有下雨的话,这个冬天也将会大半时间干旱。他说,不光是他的两亩麦子,村里的麦子都要完了。

  孟祥元记得最后一次下雨是在阴历七月初七(8月30日)。从那之后,孟祥元生活的主要内容就变成了“盼雨”,他经常独自站在村口,仰头望天,和老伴聊天的内容也是“雨”,甚至做梦梦到的都是下雨。

  从1970年开始,孟祥元就在王坟镇陈家泉村干书记。当年村里小河沟的水还是满满的,后来越来越少,今年春天过后,老天爷没下过几场大雨,小河里连一滴水也没有了。

  因为天气干旱机井水位下降,村民们又开始吃村里的两口老井,一口是明朝挖的,一口是解放后挖的。孟祥元几乎每天都要围着井转上好几圈,他说,这两口井也就能坚持到过年。

  这两个月,孟祥元已经很少去地里,井水只能供应人畜饮用,浇地是连想都不敢想的,虽然村子里的小麦大部分都种上了,但村民们管这叫“干播”,就是把地干耕一遍,然后种上小麦,也不灌溉,能不能长成就是“种在地下收在天上了。”

  买水,每天都要一趟

  王坟镇的平安村和黄巢关村比陈家泉更缺水,这两个村子连一口井都没有。为了解决吃水问题,政府曾花几万元从附近的水库里引过来一些水,但吃了三四年,水没了,村民们只能从周围村子里运水或者买水。

  记者去时,正看到平安村的陈好孔在用农用车拉水。陈好孔每天都要到3里地外的李家庄等处的机井买水,有时3元钱一方,有时5元钱一方,然后装到一个两方半的皮囊里运回来。他一到家,亲戚们就拎着水桶出来接。

  “水钱加上油钱、工夫钱,运回来的两方水也就够10户人家喝上一两天,皮囊是1200元一个买的,已经换了3个了,但没办法,饭可以隔一顿吃,水必须得天天喝啊。”

  玉米,9亩地收了100斤

  离开王坟镇,我们开车向高密进发,车离开潍坊市区不远,高速路边的庄稼地就不再是绿油油的一片,经常是一片小麦连着一片玉米——只是玉米早已干掉,依旧留在地里。

  我们来到高密市呼家庄镇尤河头村,村边的尤河头水库已经干涸,随处可见干死的玉米。看到记者来,住在水库边的刘俊英捧出来一笸箩玉米棒子,最大的也就有拳头大小,又细又瘪。面对镜头,64岁的刘俊英反复摩挲那些拳头大小的玉米棒子说:“家里9亩地才收了100多斤这种玉米。”

  “高密的主要降水期已经过去了,往年这时候降雨量已达到600多毫米,可今年只有299.5毫米,只能达到往年的40%,绝产面积已达到40万亩。”高密市防汛抗旱办公室副主任牟超一脸愁容。

  根据潍坊市防汛抗旱部门提供的信息,此次临朐、青州、高密、诸城、昌邑等地旱情最为严重,尤其是丘陵地带,那平原地带的情况如何呢?

  “老天爷不下雨,浇地全靠着从井里抽水,现在柴油贵啊,再加上电费,浇一亩地要用40元。”崔家村73岁的崔希照老人讲。


文/本报记者 张洪波 刘炳文  片/本报记者 郭建正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