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用节能的钱买“节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0日02:35 淄博新闻网

  晚报记者许莲

  一种基于市场化运作、由节能公司承担主要节能风险的节能新机制——合同能源管理,目前正在我市多家企业进行尝试,这种允许客户用未来的节能收益来支付升级设备费用的节能新模式,受到了广大企业的欢迎。这种节能新机制对节能的推动作用有多大?它能否破解节能难题?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近期做了深入调查采访。

  EPC:破解节能难题的密钥?

  “如果企业能源消耗比较大,而又没有足够的钱去更换节能设备,那么这种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就非常适用。”提起合同能源管理,市节能办副主任彭学华打开了话匣。

  “合同能源管理早在70年代中期,就已在世界市场经济国家中逐步发展起来,基于这种节能新机制运作的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也就是EMCO,发展也十分迅速,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节能产业。”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节能已由政府行为转变为企业行为,节能面临的最大难题是节能投资受阻,由于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扩大生产和增加产品市场份额上,忽视节能,使得大量节能项目难以实施。从这个角度来看,合同能源管理恰好是破解节能难题的“密钥”。

  企业:用节能的钱买“节能”

  据了解,节能“三大块”主要是电机、锅炉和照明。目前山东科汇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高青科达锅炉智能控制技术开发中心等一批本地节能产品生产企业,正在积极推广合同能源管理。11月8日下午,记者在科汇电气采访了负责合同能源管理推广的电机事业部总经理田江涛。“合同能源管理在淄博才刚刚起步,这种模式好处太多,不只对公司节能新产品的销售有帮助,对耗能企业来说获益更大,既不用自己掏腰包升级设备,还能在不承担主要风险的情况下进行节能,而且节能效果十分明显。目前,与我们合作的多家企业节能效果都在15%以上,最好的达到40%。”

  田总一边翻出资料给记者看,一边介绍说:“比如鲁阳,节能10个月就能还清费用,有些企业时间更短。通过尝试,企业尝到了甜头,不少企业随后把需要升级的设备全换了。现在我们正谈着三个大项目,有两个是淄博的,有一个是潍坊的,都是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销售的,其中,潍坊这家企业一次就要了7台节能电机,测试的节能效果可达20%—40%。”

  市场:呼唤“专职”中介

  虽说业务开展的十分顺利,可田总还是感到有些吃力:“合同能源管理应该由专职的中介机构来开展,作为生产企业,开展这项业务既占用资金,又花费精力,项目多了不利于资金回流,更加大了经营风险,我们非常希望专职的节能服务公司能够作为一种产业,在淄博快速发展起来。”

  采访中,许多企业也都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希望提供合同能源管理业务的机构多一些,涉及的领域广一些,专业化程度更高一些。然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我市的EMCO正处于起步阶段,人们对它还很陌生,业务开展并不容易,而且由于需要的资金大,风险高,同时对专业技术方面的要求也比较高,出现了有资金的不敢轻易涉足,有技术的融资受阻的现状。

  对此,市节能办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我市已经开始着手制订相关的激励政策,并通过引导和监督执法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新机制。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淄博EMCO的春天就会到来。

许莲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