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欧洽会:中欧经贸合作的跳板(热点追踪)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0日03:16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11月9日,中国和欧盟各国的2000多名政界和工商界的人士汇聚蓉城,参加2006中国—欧盟投资贸易合作洽谈会。

  “对欧洲和中国企业而言,这不仅是一个加强交流合作的非常好的平台,更是一个促进其贸易在欧洲和中国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跳板。”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曼德尔森表示。

  中欧企业建立联系三成通过欧洽会

  “我们非常重视这次2006中国欧洽会”,成都巅峰软件有限公司运营副总经理吴剑说。作为一家主要做软件外包的公司,巅峰公司目前的绝大部分业务集中在美国,欧盟则很少。吴剑希望能够通过此次欧洽会,进一步了解欧洲各国的市场环境,发现一些潜在的客户,并在欧洲设立负责当地市场的开发分公司。

  与巅峰公司一样怀着梦想参加本届欧洽会的中欧企业有900多家,其中500多家来自中国30多个省区市,近400家来自欧盟,涵盖农产品加工、旅游、医疗卫生、环保、机械、工程辅助加工、信息、电子元器件八大行业。

  它们是经过历时一年的时间,从众多的报名企业中,经过仔细筛选、严格审核后确定的。首先确定的中方参展企业,然后由欧盟委员会根据中方企业的简介和合作意向,从欧盟1800万家企业中筛选出欧方参展企业。据介绍,它们绝大部分尚未在中国开展业务,急需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与中国企业的合作意愿十分强烈。

  此次合作形式也不局限于传统的招商引资,而是包括贸易、投资、技术转让、分销、代理、合作生产、联合研发等多个方面。

  这种不同于传统的开放式经贸洽谈会的组织方式,针对性强,集约化高,得到了参展企业的一致认可。

  从已出炉的配对结果看,本届欧洽会的洽谈已达5000场,农业、旅游、机械和建筑设备等行业都受到欧盟企业的追捧,中国旅游规划和设计研究所更是在配对中拔得头筹,与欧方企业的洽谈场次最多,达到了42场。

  据曼德尔森介绍,自1988年以来,30%欧洲和中国企业之间的联系,都是通过欧洽会建立的。

  5000多家欧洲中小企业在华开展业务

  “年产值5亿元人民币以下”,是此次中方报名企业的基本条件之一。

  “欧洽会是中小企业的洽谈盛会”,欧盟委员会驻华大使塞日·安博解释说,“这是欧盟的策略,因为大公司有足够的经验和经费到中国投资,它们不需要我们的帮助,但我们却有义务协助中小企业发掘中国的商机。”

  欧盟工商企业中99%是中小企业,在中国这个数字也已达75%。

  “中小企业是中欧经济贸易关系的核心所在。”曼德尔森强调。

  中欧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企业管理模式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广阔的合作前景已为中欧双方共同看好。

  “在中小企业里,自主创新的空间比跨国企业大,可以选择投资的方式也更加多样化。如果能够促成中国企业和欧盟中小企业的联姻,他们‘生出的孩子’一定会很漂亮。”塞日·安博说。

  目前,已有5000多家欧洲的中小企业开始在中国开展业务。曼德尔森表示,欧盟委员会会采取切实行动帮助他们在中国的发展。

  欧盟向中国出口以100%速度增长

  前来参加此次欧洽会的除了550名欧洲企业代表外,还有近百名欧盟20多个国家驻华使领馆官员及欧盟25国工商会的代表。

  目前,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第一大技术来源地和第四大外资来源地,中国则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合作伙伴。据欧盟的统计,2000年至2005年间,欧盟向中国出口以100%的速度增长,远远快于其他地区的出口增长;1994年至2004年的10年间,欧盟向中国出口的服务产品增长了6倍。这有力地促进了欧盟的经济增长并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

  曼德尔森表示,“中国经济的增长,以及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对欧洲来说是一个好消息,欧洲和中国结合起来力量将会更加强大。”

  链接

  欧盟贸易合作洽谈会始办于1988年,是欧盟委员会为促进成员国中小企业同世界其它地区中小企业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创办的,1997年以前主要在欧盟成员国轮流举办。

  随着欧盟与亚洲国家经贸合作的快速发展,自1997年欧盟委员会实施“亚洲投资计划”以来,开始转入亚洲国家轮流举办,北京曾于2002年举办过欧洽会。

  2006中国欧洽会由欧盟委员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是欧洽会进入亚洲国家举办以来首次在非首都城市举办。

本报记者 张意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