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苏堤留名只因贤(百家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0日03:36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西湖,不是现在才有名。唐代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诗曰:“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就是西湖。苏堤,也不是近期才有名,明代张宁《苏堤春晓》诗云:“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不过古今人多把苏堤当景致看待,尤其某些文人,似乎仅仅将其视为单纯的审美对象,其实它的功能第一是实用,至于多么美,倒在其次。一件事情在世上留存的时间久了,植于人心的观念常常会发

生一点变化。就如长城,今日我们欣赏的角度,更多集中在它的伟大、崇高方面,对当时抵御外敌的实用功能及当时的思维方式,倒不怎么提及。

  苏堤,其实由西湖的淤泥堆成。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11月,苏东坡来杭州任通判之职。这使他有机会深入下层,了解广大农民的实况,也有悉心研究西湖水利治理方案的推动力。后苏东坡又被召回京城升任龙图阁学士,兼任小皇帝的侍读。可是没过多久,苏东坡再次被排挤出京城,做杭州知府。当时杭州大旱,西湖葑草淤塞,饥荒疫病流行。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除了请求中央拨款修理杭州的房屋,苏东坡还进行开浚西湖的工程。当时西湖最大的威胁是葑草的迅速滋长,湖水一年浅似一年。苏东坡结合当时的救灾,募招民工开湖,使几千人能够生产自救,度过荒年。苏东坡用挖出来的淤泥为西湖增加了一条长堤,它把北山与南屏连通,并把湖分成里、外两部分。在长堤上夹植花柳,并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桥,桥上各覆以亭子,使湖岸南北间的交通更为便利。后来堤桥成市,歌舞处处,成为西湖的热闹场所。人民为了纪念苏东坡,就叫这条长堤为“苏堤”。

  第二次到杭州任职的几年,苏东坡往往更多地想起白居易,并与他作比。“予去杭十六年而复来,留二年而去,平生自觉出处老少粗似乐天,虽才名相远,而安分寡求亦庶几矣。”苏东坡再度离开杭州,民众为他建立生祠,并悬挂他的画像,以表达对他的怀念。

  这段旧事,对后人来讲颇可品味。苏轼修筑苏堤,不是有意为政绩而制造政绩,也不是为了西湖美景而不惜耗费民力。他向朝廷上的《乞开杭州西湖状》奏章说:“今湖狭水浅,六井渐坏,若二十年之后尽为葑田,则举城之人复饮咸苦,势必耗散。”从苏轼的这段话里可以看出,他所思所想是为了杭州居民,是为了西湖的存在与杭州城市的发展。把挖掘出来的葑泥在湖中筑成沟通南北的长堤,建筑石塔、石桥,那是他美学素养的自然体现,并非想人为造景。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元代又列入钱塘十景,那是后人的事。

  不管多么有才,为官要真心诚意为老百姓做点事才好。人以文传不假,人以实绩让后人记住,比“文传”的力度更大。

李恩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