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广袤田野起宏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0日07:19 红网-湖南日报

  

广袤田野起宏图

  常德市代表团认真讨论大会报告。刘建光 摄

  

广袤田野起宏图

  曾遭受特大山洪袭击的新邵县太芝庙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很快重建了家园。图为该乡希望小学学生欢呼新学校落成。罗新国 摄

  本报记者 何淼玲 刘文韬

  新农村建设是富民强省的重要基础。湖南作为农业大省,必须紧紧抓住重大历史机遇,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摘自张春贤同志在省第九次党代会上的报告

   题记

  11月8日,在三湘父老的翘首期盼中,中国共产党湖南省第九次代表大会在庄严的省委礼堂隆重召开。张春贤同志在大会上作报告时,对我省未来五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总要求,吹响了我省新农村建设的号角!

  如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新农村建设惠及千家万户、造福广大农民群众,成为与会代表热议的话题之一。代表们纷纷献计献策,共同描绘未来五年三湘广袤农村美好画卷。

  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六个方面初显成效

  代表们在分组讨论或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今年来,我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全局,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省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陈吉方代表谈到,我省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六个方面已初显成效,呈现喜人之势。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结合湖南实际,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对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各级都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并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室,负责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协调、督促、落实。同时,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发动,全省上下形成了对新农村建设的共识和合力。二是各地坚持规划先行,将编制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从资金、人员等多方面给予支持。目前,全省已完成县域村庄布点规划24个,完成示范村村庄建设规划1034个。三是省里启动了“千村示范工程”,目前,省、市、县三级共办示范点3331个,下派办点工作人员9147名。四是资金投入不断增加。全省各级已安排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5.3亿元,整合部门资金26.5亿元,信贷支农资金30.6亿元,农民自筹资金23.4亿元,社会捐资9.7亿元。五是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向农村倾斜。各级坚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解决最迫切的“行路难、就医难、上学难”问题抓起。全省今年计划投入资金27.4亿元,硬化乡村道路15820公里,现已投入13.6亿元,硬化乡村道路7052公里;已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128万平方米,改造乡镇卫生院752个,建设村卫生室4618个。六是村容村貌整治力度加大。到7月底,全省今年新建户用沼气池7.5万个,累计建沼气池159.5万个,带动120万农户改栏、改厕、改厨、改浴。

  代表们在讨论中普遍认为,在我省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的情况下,省委又为未来5年我省新农村建设作出进一步部署,特别是张春贤同志在报告中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四个紧紧抓住”,即:紧紧抓住重大历史机遇,紧紧抓住富裕农民这个中心环节,紧紧抓住环境整治这个重点,紧紧抓住深化农村改革这个关键,为我省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只要上下一心,形成合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定能够描绘出动人的画卷!

  富民增收之路: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延伸农业产业化链条

  省农业厅厅长程海波代表、株洲市芦淞区区委书记强国跃代表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农”问题是关键,“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收入问题。张春贤同志在报告中强调,要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紧紧抓住富裕农民这个中心环节,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这抓住了新农村建设的核心。

  如何增加农民收入?程海波认为,必须确保农产品质量,建立农产品安全长效机制。农民是农产品的生产者,他们的收入来源主要靠卖农产品。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同时也关系到农民朋友增收的问题,因为只有安全的农产品才能卖上好价钱,农民朋友才能增加收入。

  建立农产品安全长效机制,要突出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要加强对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全程监督,对农业投入品要按标准生产和投入,绝对不许对农作物、养殖水面和禽畜饲料滥施、滥用农药、化肥、刺激素、添加剂等。所有农产品,今后都要按有关标准进行生产。目前,全省有部分耕地遭受重金属污染,不能再继续生产食品,只能改制种植树木、花卉、棉花、麻类等经济作物。鉴于此,在产地环境方面,我省将重点做好耕地和养殖水域的保护,完成全省5700万亩产地环境调查监测评价;新设200个农业环境定位监控点,动态监测产地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推进农产品产地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划定农产品适宜生产区和禁止生产区;加强产地环境执法管理,打击工业“三废”和面源污染的违法行为。二是要定期开展农业投入品的监督抽查,建立农业进货查验和生产记录制度,查处高毒残留违禁投入品的经营和使用;开展放心农资进村入户活动,构建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经营网络。三是对农产品要执行市场准入制度,凡检测出超标含有重金属、农药、防腐剂等的农产品和猪肉含有“瘦肉精”的,一律要销毁。目前,要重点抓好全省市州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农贸市场和超市的蔬菜、生猪、家禽产品市场准入;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标识化流通、农产品分类查验检测、市场销售档案、不合格农产品无害化处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制度,分品种、分阶段、分步骤推进农产品市场准入。重点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监督抽查和日常检查,将农产品监测的品种由蔬菜、生猪扩大到水果、大米、茶叶、水产品,将监测的内容由农药、兽药残留逐步扩大到硝酸盐、亚硝酸盐和重金属,并依法及时在省内主要新闻媒体上公布检测结果。

  强国跃认为,中国有9亿农民,10多亿亩耕地,要想大幅提高农民收入,就要大量减少农民。一个农民从农村到城市,就由农产品的生产者变为消费者,其他农民的收入就可以增加。从中外历史经验来看,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结构调整,促使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大量减少农民,是从根本上增加农民收入的路子。调整产业结构,就是要跳出“农”字抓农业,拓展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业产业化,使一部分农民直接进入龙头企业务工,或参与到运输、储存和营销环节的经营活动,增加产业收入。

  固本强身之基:水利要先行交通要改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水利要先行。”省水利厅厅长王孝忠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水情是我省的一个基本省情,农村水利在全省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抓水利建设,是我省建设新农村的固本之基。”

  王孝忠谈到,建国以来,我省农村水利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旱涝保收面积大幅度增加,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增强,为全省防汛安全、粮食安全、饮水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粮食生产先后登上400亿、500亿斤的台阶,农村水利基本建设功在其中。但当前仍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农村水利设施抗灾能力仍然不高,防汛抗旱工程体系不健全,相当一部分地区没有有效的工程安全保障;现有农村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严重,特别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基础薄弱,更新改造任务十分艰巨;基层水利部门对农村涉水事务社会管理能力不强,公共服务水平不高,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王孝忠代表为此建议进一步加强农村水利建设,严格保持水土资源,科学利用水土资源,为农村生产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物质技术保障和基础支撑。他介绍,今年4月,省水利厅向各市州水利局和厅直单位下发了《湖南省水利厅关于水利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出台了20条措施,明确了今后水利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重点、机制,提出了要继续加快196座大中型和5000多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将小水库、山塘、河坝蓄水能力由目前的60%提高到设计蓄水90%以上,抗旱设施完好率及出力率由目前的不足60%提高到95%以上,进一步增强防洪抗旱能力,确保农民安居乐业。

  通过5年的努力,实现村村(行政村)通公路,所有乡镇、80%的村(行政村)通水泥路和沥青路。张春贤同志在报告中这样描绘我省农村未来5年的交通蓝图。新邵县大新乡袁家岭村党支部书记张学礼代表兴奋地对记者说:“张春贤同志的话真是说到了咱们农民的心坎里!”张学礼介绍说,他们村是个只有400多人的偏远山村,由于交通不便,漫山遍野的南竹被农民用来当柴火烧,丰富的药材资源因外运困难,也卖不了好价钱。2005年12月20日,袁家岭村和相邻的另外3个村通过政府支持、村民集资、借贷筹集资金,联合拉通了长达24公里的出山公路。“路通车通,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原来的运费价格高,每立方米南竹只能卖50元,现在节约了成本,每立方米卖到了480元。”这条出山公路使袁家岭等4个村的2288名村民受益。

  耒阳市遥田镇党委书记彭香英等代表对此也深有同感:要想富,先修路。这是句老话,但很受用。就地理环境而言,我省属多山省份,许多乡村,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由于大山阻隔,交通不畅,丰富的林木资源、旅游资源、矿产资源等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村民“抱着金碗讨饭吃”。因此,建立四通八达的路网,改善交通条件,将山区的区位劣势变为资源优势,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题中应有之义。

  动力之源:加强文化建设丰富精神生活

  漂亮的楼房建起来了,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了,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是不是就完成了?答案是否定的。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党总支书记毛雨时、邵东县一中教师张素梅等代表认为,新农村建设既要鼓腰包,又要富脑袋。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在当前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远远超出了文化领域本身的范畴,它是激发农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动力。与农村经济建设相比,农村普遍存在文化阵地萎缩、设施简陋、经费匮乏,农民群众文化活动贫乏,精神生活单调等问题。提升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对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提高其文化素养、培养其创新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省文化厅厅长金则恭、湘潭市图书馆馆长李翠平等代表建议,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要针对农村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现实问题,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在不断加大投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前提之下,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的倾斜,加强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中,要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电影放映以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各项文化惠农工作,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呈现健康活泼、奋发向上的景象。

  防止一种倾向:政府包办代替农民被动“等靠要”

  澧县县委书记燕中炎、株洲县县委书记龙国华等代表认为,新农村建设要防止政府在主导中包办代替的倾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体,是内因政府是主导,是外因。有一种倾向要注意防止,即政府在主导中包办代替。政府要通过激励引导,强化农民的责任主体地位。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农民的主体意识。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城市反哺农村,并不等于农民可以撒手不管。实现自己的家园梦想,解决房前屋后、田头地角的问题,还得靠农民自己。另一方面,要注重扶持方式,建立激励机制。当前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办点示范问题。办点示范的初衷是通过“插试验田”,摸索和总结经验,供大面积学习推广。但我们有时候办来办去就容易走样,把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办成了政府大包大揽造就的“形象工程”。这样一是助长了“点”上部分干部群众“等靠要”的思想,不利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二是从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面”上干部群众的积极性。燕中炎代表建议转变扶持方式,如对示范村的确定可改政府指定为申报评定,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可以实行以奖代补。这样,既能让农民得到实惠,又能让他们感到责任在肩,克服“等靠要”的思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