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后京都”谈判艰难上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0日09:12 南方日报

  陈迎

  尽管此次内罗毕会议备受瞩目,但打破谈判僵局,在2008年之前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可能性并不大

  11月6日,2006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开幕,大会期间将举行《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二次缔约方大会和《京都议定书》缔约方第二次会议等一系列关于全球气候问题的国际会议。大会的主要议题是“后京都”问题,即2012年之后如何进一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经历了十几年艰苦而漫长的谈判,《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正式生效。但《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只是2008年至2012年,关于此后的国际气候制度走向的“后京都”谈判正在重重迷雾之中艰难启程。

  尽管此次内罗毕会议备受瞩目,但打破谈判僵局,在2008年之前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可能性并不大。

  作为国际气候谈判的发起者,欧盟是现有制度的坚定维护者,但随着欧盟成员国数量的增加以及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加大,欧盟内部形成统一谈判立场和政策的难度也在加大。

  世界上头号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自2001年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以来,其单边主义的强硬立场没有任何松动的迹象。内罗毕会议刚刚开幕,美国谈判代表已经表示,美国对《京都议定书》的立场在布什政府任期结束之前不可能有任何改变。据联合国最近公布的一组数据,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到2004年之间惊人地增加了约16%。此外,与京都谈判进程相比,“后京都”谈判中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同利益将更加凸显。

  在“后京都”谈判的重重迷雾背后,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亮点。第一,随着《京都议定书》的实施,国际碳交易市场发展迅猛,企业界为适应市场需求和寻求商机,已从反对和抵制态度明显转向积极参与和支持。第二,“后京都”国际气候制度的讨论呈现多元化趋势,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高层政治对话的经常性议题。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和“亚太清洁发展与气候变化伙伴关系”等联合国框架外的多边机制在推动“后京都”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三,本次会议是第一次在非洲召开的气候公约大会,如何提高非洲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后京都”谈判艰难启动,一场新的国际气候博弈刚刚开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