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巍巍百年家国之光 深圳光祖中学迎来百年华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0日09:50 南方日报

  宏哉光祖,慷慨激昂;栉风沐雨,文脉源长;百年树人,蔚为栋梁;克承前烈,家国之光;与国同运,长发其祥;盛世如约,典词相贺。

  明天,深圳市龙岗区光祖中学即将迎来百年华诞。

  深圳市龙岗区光祖中学,其前身为光祖学堂,始建于1906年,系由南洋爱国华侨捐

资,仿上海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中院兴建的一所当时全国首屈一指的新型学堂。光祖学堂开南粤近代教育之先河,以“家国之光”为传统办学理念,传承文明,弘扬进步思想,始终与国家民族命运共浮沉,与时代脉搏同起伏,虽筚路蓝缕,然自强不息,犹如涅槃之凤凰,其命维新,其翔高远。它烙印着周恩来、曾生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雄姿英发的战斗历程,见证了东江纵队叱咤风云的气概,数万名光祖校友中,有革命先驱、党政领导、民主斗士、实业巨子、商界名流、文苑英才、社会贤达,实可谓声教讫于四海,俊彦遍于五洲。它以须仰视的历史高度傲然而立、高标于世。

  目前,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将秉承“家国之光”办学理念,并注入新的内容,着力建设“人文校园、和谐校园、活力校园”,把光祖中学打造成深圳市最有历史内涵的学校之一。

  家国情怀维新巨子办学堂

  光祖,这所拥有百年历史,当时全国首屈一指的新型学堂,为何能屹立于尚属穷乡僻壤的坑梓客家乡村?在来光祖中学之前,记者一直心存疑问。然而,走近光祖之后,才领会到其中独特的文化现象。

  客家人素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把读书受教育视为先于一切,重于一切,高于一切的事情。在坑梓,崇尚文化,重视教育,以兴学为乐,以读书为本,以文章为贵,以知识为荣,沿袭成风。坑梓客家人认为,要长久保持家族的凝聚力和尊崇的社会地位,必须以兴学育才强化其文化优势。

  坑梓同时又是典型的侨乡。据不完全统计,原住民约六千人,而海外华侨约有五千多,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华侨亲戚。清朝末年,受动荡局势的影响,为生活所迫,许多人漂洋过海,移居国外,他们在海外备受欺凌,对国家和民族强大的殷切期盼,成为海外华人共同的心愿。

  1905年,承崇文重教之传统,受康、梁变法维新的启迪及孙中山教育救国思想的影响,南洋进步华侨黄子光、黄子文、黄观保、黄丽春、黄福如在马来西亚叻思埠兴办“光祖小学”,鼓励自己的子弟学习华文,了解中华文化。

  1906年,黄子光等人返乡,捐资1万银元,仿上海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中院结构规模,选址坑梓翠峰尖岗之麓创办光祖学堂。并首聘广东最负盛名的教育家、清末举人,改良运动先驱、戊戌变法骨干成员之一的惠阳人欧榘甲为第一任校长,践行教育救国思想。当时,作为中国现代教育的启蒙者,欧榘甲以超越时代的胆识与魄力,极力主张学习西方教育,吸收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为富国强国之用。在办学实践中,他把日本先进的办学模式引入学堂,学校管理、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师生关系等都与传统的私塾教育有着天壤之别。他亲自延引汤日垣、杨竹秋、杜伟康等康门子弟前来学堂任教,当是时,进步思想在学堂盛极一时,新学主导整个学堂教育。

  1925年,厄瓜多尔归侨黄伟鹏、南洋归侨黄丽春等心系家国,关心桑梓教育事业发展,远涉重洋,募集资金,在家乡父老的帮助下,以光祖学堂原有校舍为基础创办光祖中学,开乡立中学之先河,为广东教育罕见之创举。

  在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读书的功利性极强。然而在光祖学堂,这一传统被彻底颠覆,取而代之的是欧榘甲提出“家国之光”的办学理念,其实质就是“教育救国,人才救国、思想解放救国”。强调青年当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心系家国,勇为先锋。在20世纪初所立诸学堂,光祖以其民族大义,爱国情怀,卓然独立,堪为典范。

  光祖兴学杏坛育人百千秋

  早期的光祖,尽管地处偏隅,却声名显赫,与当时南洋公学、南开学校、暨南学堂等国内一流学府关系密切,系当时广东省教育厅所倚重之模范学校;大批教育界知名人士荟萃于此,多名校长和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或有留学欧美资历;当时国内外投递信函至光祖,仅书“广东省光祖学校”即可收到;其教育质量居惠州、东莞、宝安地区前列,新中国成立前后,惠州、东莞、宝安地区的师资人才多出自光祖。

  但在光辉的历史进程中,亦时蒙阴翳。由1906年兴学堂至1925年改设中学,至1936年迫于时局动荡,改办完全小学,直到1982年归复于中学。光祖中学在起伏跌宕的创业历程中,虽历坎坷曲折而初衷不改。它开风气之先,立于时代的潮头,以其独特的经历阅尽世事风云。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近几年来,市、区及街道加大了支持光祖中学办学的力度,使这所百年老校焕发出了蓬勃的生机,今天的光祖中学,仍是南海之滨一颗璀璨耀眼的教育明珠。

  漫步校园,红墙碧瓦,古木苍苍;既有古风雅韵,又不失现代气息。首任校长欧榘甲先生题写之“家国之光”熠熠生辉,校园文化广场,标准化塑胶运动场,半山网球场,生物地理园,配套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图书馆,以及各类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一应俱全。业已形成由教学区、运动区、办公区、生活区所组成的多位一体的合理布局,古老的校园焕然一新,让人处处感到一种蓬勃向上的生机与活力。

  “南海之滨,翠峰尖岗,巍巍我光祖精神”。至善至美的精神状态催生了至典至范的教育。世纪传承的光祖,因蕴藏着百年的文化积淀而古老;因闪烁着现代的文明之光而年轻。

  以百年校庆为契机,秉持“家国之光”的办学理念,在不断总结百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适应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光祖致力挖掘百年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将“家国之光”办学理念注入新的内容,探索出了一条“以史育人、以史立人”特色教育之路。

  在教育教学中,光祖中学取百年精萃,扬名校风范,向管理要效益和质量,向办学特色要效益和质量,向科研和常规教学要效益和质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校两次获深圳市办学效益奖;多次被评为市、区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深圳市文明示范单位,深圳市园林式、花园式学校,中考成绩居全区前茅。为谋求教育内涵发展,光祖中学进一步提出打造“人文校园、和谐校园、活力校园”的发展构想,新时期的光祖人正努力把这所具有悠久办学历史和光荣办学传统的百年老校打造成深圳市最有历史内涵的优秀学校。

  历史钩沉

  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

  20世纪初期,际遇救亡图存的时代风云,现代教育应运而生,光祖学堂与各地新式学堂高标于世,引领时代风气,已属难能;更为可贵的是,光祖学堂于创立之初即高扬“家国之光”的办学理念,勇于担当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且百年恪守践行,虽屡历坎坷而初衷不改。

  光祖中学始终秉承“家国之光”的办学理念,一直成为传播爱国火种、哺育报国英才的“摇篮”。在革命战争年代,光祖中学总的指导思想是“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光祖中学在民族危亡关键时刻,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列,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曾生将军赞誉光祖为东江地区的“革命摇篮”。

  二次东征指挥部设在光祖学堂

  1925年3月,光祖中学廖其恭老师在学校成立“光祖青年新社”并任社长。

  1925年10月,周恩来率领黄埔军校学生军第二次东征,清剿盘踞淡水的军阀陈炯明的反动势力。周恩来把指挥部设在光祖中学教学楼二楼东座的一间教室内。

  攻打淡水前,周恩来接见了青年新社成员。周恩来接见青年新社成员时,发表演讲,支持青年新社的宣传反帝、反封建的运动,同时号召广大社员努力学习,接受进步思想。

  光祖师生竖起深圳首面抗日旗帜

  1928年,日本炮轰青岛,攻占济南,制造了“济南惨案”,山东沦陷。光祖中学是当时东江地区“革命的摇篮”,有着强烈家国意识的光中师生积极组织大规模抗日游行。在校长叶史材的组织下,光祖中学全体师生分成多个队伍,高举“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列强”的标语,高呼各种口号,浩浩荡荡到附近各个村进行游行示威活动。

  随后,光祖中学师生组成多个宣传队,在深惠地区广泛传播抗日救亡思想,同时揭露和批判南京国民政府“不抵抗”的反动政策,是为深圳最早的学生反日行动之一。目前,“光中反日出兵山东宣传队第三组”旗帜尚存于光祖百年校史馆,是目前深圳发现最早的抗日旗帜。

  护送营救百名文化民主人士

  日军侵占香港后,从内地逃到香港的一批正义文化人士和民主人士生命再次受到威胁。在这紧急关头,中共中央南方局根据党中央批示,由八路军驻香港负责人与广东省委香港党组织和部队负责抢救文化界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具体营救的任务由黄冠芳领导的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负责。

  1941年1月,护送工作正式开始,护送的第一批对象是茅盾、邹韬奋等人,黄冠芳负责的具体任务是把这批人由九龙城护送到西贡。

  第二批护送的人物是何香凝、廖承志、柳亚子、乔冠华等重要人物。由于敌人对港九独立大队的营救行动有所察觉,检查得更加仔细,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一出九龙城,黄冠芳心里就有些紧张,怕万一在路上发生意外情况难以应付,他一会儿走前,一会儿殿后,注意周围的情况。途中遇到一些敌人的盘问、特务的跟踪,黄冠芳通过机智周旋,最后有惊无险地把何香凝等四人送到目的地。

  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出色地完成了上级布置的任务,在敌人最严密的控制下,安全地护送超过上百人入境,这些脱险的文化名人和民主人士,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著名作家茅盾把这次大营救称之为:“抗战以来最伟大的营救工作。”

  ◎人物记忆

  欧榘甲:维新巨子开校宗师

  光祖学堂的首任校长是欧榘甲先生,他曾倡议与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思想相一致的“家国之光”之办学理念,这始终是光祖中学的魂魄精神。

  欧榘甲(1870—1911年),字云樵,广东惠阳人,清末举人,改良运动先驱、戊戌变法骨干成员之一。先后担任《时务报》、《清议报》、《文兴报》、《南洋总汇报》主笔,系中国致公党《大同日报》的创始人。著作有《环球日记》、《观戏记》、《论政变为中国不亡之关系》、《中国历代革命说略》等。

  1893年,康有为开办万木草堂,招揽有志之士,援引新学,提倡变法,欧榘甲慕名前往学习。以其才识过人、感情激越深得康有为赏识,其名与梁启超等同列万木草堂名门墙。维新变法运动中,欧榘甲协助康有为组织公车上书活动,参与创办长沙时务学堂,变法失败后,清廷下令缉拿维新骨干人物,谭嗣同等“六君子”赴难,欧榘甲等移师海外,继续从事维新思想宣传,受同盟会革命思想的影响,欧榘甲逐步倾向于革命。

  1906年,在南洋爱国华侨的资助下,欧榘甲创办光祖学堂,继续践行教育救国思想。

  光祖中学大事记

  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光祖学堂创办,提出“家国之光”办学理念。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学堂师生参加游行示威,响应起义。

  1925年,学堂始办中学,开广东乡办中学之先河;同年,港侨黄炳(黄伯欣)捐赠二层课室教学大楼一座,学校为留纪念,取名“伯欣堂”。

  1925年10月,周恩来东征时入驻光祖中学,并发表演讲。

  1926年,学校教师廖其恭在学堂成立“青年新社”,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

  1928年,广东省教育厅赠送学堂“造就国民”扁额一幅。

  1935年,因社会经济凋敝,侨汇短缺,中学停办,改为完全小学。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学堂进步青年投笔从戎,师生在校内集会种树,“约期十年,必雪国耻”,此树至今仍苍劲挺拔。

  1937年暑假,学校教师陈志期、古曼心等联合淡水爱国青年黄固成立了“淡锋社”,发表了《告淡水同胞书》,宣传抗日思想。

  1950年初,学校校名改为秀新小学。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学堂师生参加抗美援朝“和平签名运动”。

  1963年,响应毛主席号召,学堂掀起学雷锋活动热潮。

  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学堂史料遗失殆尽,部分教师被打成“牛鬼蛇神”和“右派”。

  1982年,随着深圳经济特区的成立,复办中学。

  1995年,在学堂原址兴建办公大楼和实验大楼。

  1999年,学校评为龙岗区一级学校。

  2002年,学校评为深圳市一级学校。

  2003年,可容纳35个教学班的教学大楼建成;同年,学校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坑梓镇评为广东省“教育强镇”。

  文\图:

  特约通讯员赖新阳

  记者甘雪明薛亮

  通讯员罗更晓陈元华黄建华

  图:

  如今的光祖中学正门。

  光祖中学科技博览会。

  1906年所建光祖前楼。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